Workflow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有力有效
经济日报·2025-10-11 08:1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正通过构建多元化接力式的科技金融体制来支持科技创新 满足不同生命周期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1] - 政策框架持续完善 旨在破解科技创新“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难题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和水平持续增强 [2] - 货币政策保持支持性立场 着力“调结构、重供给” 优化信贷投放以加大对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支持 [3] 政策框架与导向 - 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 从信贷、债券、股权等多方面推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 [2] -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保留“适度宽松”表述 释放出降低信贷数量诉求、更多关注金融总量并优化信贷结构的信号 [3] - 截至6月末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累计签约金额超2.2万亿元 发放贷款超8500亿元 [2] - 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达3.5万亿元 同比增长22.9% 增速较全部贷款高16.1个百分点 [2] - 债券市场共有288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6000亿元 其中银行间市场发行超4000亿元 [2] 信贷支持成效 - 信贷资源投入在支持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推动科技贷款服务量增、价降、面扩 [4]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增至8000亿元 以激励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和产业升级的信贷支持 [4] - 截至6月末 科技贷款余额达44.1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增速较全部贷款高5.8个百分点 [4]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保持在20%以上 [4] - 6月份新发放科技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90% 较全部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低0.36个百分点 较年初和上年同期分别低0.21和0.44个百分点 [4] - 银行服务科技企业达108.5万家 科技型企业平均获贷率为51.9% 较年初和上年同期分别高1.3和2.3个百分点 [5] -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贷率均超80% [5] 债券市场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证监会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 支持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丰富了支持渠道和机制 [6][7] - 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后市场参与踊跃 截至6月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共有94家科技型企业发行1663.7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最长发债期限20年 [7]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为股权投资机构发债融资提供增信支持 并设置多样化期限以匹配其资金需求 [7] - 截至6月末 银行间债券市场共有23家金融机构发行2206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科技型企业 [8] 未来发展方向 - 下一步将不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 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8] - 发挥中央和地方合力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发展 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