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78家机构入场!集中债券借贷业务破冰,首日融券池规模破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11 06:12

业务推出概况 -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10月10日联合推出集中债券借贷业务 [1] - 首批参与机构共计78家,覆盖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外资行、农商行、农信社、证券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多种机构类型 [1] - 业务上线首日,融券池债券规模突破1.3万亿元,涵盖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银行债等多种债券品种 [7] 业务模式与定义 - 集中债券借贷业务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自动融券服务,核心是债券融通,通过设置“中央交易撮合方”角色大幅提高交易效率 [1] - 业务在债券结算日融入方应付债券不足时,通过集中借贷交易达成债券融通,并提供担保品管理和结算服务 [1][8] - 该业务是对2006年推出的债券借贷业务和2012年后加速发展的双边交易模式的重要补充和创新 [9] 参与机构分析 - 首批78家参与机构包括5家国有大行、7家股份行、27家城商行、1家外资行、15家农商行、1家农信社、21家证券公司和1家金融租赁公司 [2] - 融券池规模前十大参与机构依次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北京农商行、南京银行、浙商银行、富邦华一银行 [7] - 参与者应为银行间债券市场法人类金融机构或外国银行分行,需在同业拆借中心开立交易账户并在中央结算公司开立债券账户 [13] 业务优势与影响 - 集中债券借贷业务有利于提升市场运行效率,通过自动化融券机制便捷融出方盘活存量资产,并提供透明统一的费率基准 [9] - 业务要求担保品担保价值100%覆盖风险敞口,有助于消除风险敞口、降低风险承担并防范结算失败风险 [9] - 引入的中央对手方机制可将风险归拢至中央进行集中管理,有效降低市场主体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12] 政策背景与规范 - 业务推出前,中央结算公司与同业拆借中心于9月12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集中债券借贷业务的通知》及配套实施细则和业务指引 [8] - 《通知》及其配套文件明确操作细则,推动形成统一的业务标准和操作流程,提升市场规范化程度 [10] - 该业务是前期监管措施的落实,在标的券范围、定价模式及担保品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