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4.79万亿粤港澳大湾区,冲刺世界最大经济中心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11 14:40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规模与地位 -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14.79万亿元,超越纽约和旧金山湾区,与东京湾区并列全球经济规模第一梯队 [1][9] - 2024年大湾区人均GDP估算约17.02万元 [1][9] - 内地九市2024年GDP为115365.14亿元,同比增长3.7%,香港为31769.93亿港元,增长2.5%,澳门为4033.14亿澳门元,增长8.8% [9] 城市群协同发展模式转变 - 大湾区发展引擎从以香港、广州为代表的门户城市,转向以深圳为代表的创新城市 [4][12] - 城市间合作模式从围绕港口、贸易的联动,转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协同 [12] - 城市群正从“地理叠加”走向“化学融合”,通过交通基建和跨境机制建设支持要素流动 [5][7] 要素流动与产业协同 - 近三年大湾区内部人才流动率提升25%,与外部交流频率增长30% [7] - 截至2024年5月末,“跨境理财通”参与个人投资者11.57万人,跨境汇划金额590.61亿元 [7] - 纳思达公司供应链70%以上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解决,打印机产业在区域内已自成系统 [1][8] -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累计吸引项目金额超3亿元,与20余家企业签订联合实验室协议 [8] 创新经济发展与城市功能重塑 - 大湾区拥有超过7.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国前列 [14] - 深圳持续强化创新优势,并通过构建都市圈将生产功能疏解至东莞、惠州、中山等周边地区 [13] - 香港在保持金融等传统产业基础上加强科技创新,澳门推动“1+4”产业多元化战略,广州加强科技合作推动产业升级 [13] 全球定位与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中国链接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支点,在区域供应链体系中扮演关键角色 [4][16] - 专家建议构建“产业+金融+创新”三轮驱动,对外强化与东南亚市场链接,提升在双循环中的枢纽地位 [17][18] - 有观点认为,结合产业、金融与创新,粤港澳大湾区有机会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复合功能最强的世界级城市群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