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被割7000亿到反杀!中国铁矿定价权之战,这局赢得太提气
搜狐财经·2025-10-11 15:0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钢铁行业通过掌握市场主动权、发展替代供应源和建立本土定价机制,成功扭转了在铁矿石贸易中的被动局面,并推动人民币在国际大宗商品结算中的应用 [1][13][14] 历史贸易困境 - 2000年至2006年间,因商业间谍活动导致中国在铁矿石进口上多支出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 [3] - 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成本仅为每吨十多美元,但对中国售价高达一百多美元,每吨利润超过一百美元 [5] - 中国钢铁行业产量占全球一半,但利润率仅为1.5%,利润大量流向澳大利亚矿商 [5] 当前市场优势与策略 - 中国采取暂停采购策略,必和必拓60%的铁矿石依赖中国市场,暂停采购对其利润造成直接影响 [7] - 进口来源多元化,从澳大利亚的进口比例在前八个月下降了12%,与巴西淡水河谷采用人民币结算,并投资开发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储量500亿吨,初期年产6000万吨)和俄罗斯铁矿(储量290亿吨) [9] - 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合约成交量是新加坡交易所的20倍以上,成为全球价格基准 [11]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成功促使全球最大矿商必和必拓接受中国客户的人民币结算 [1] - 此举被视为人民币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首次重要突破,挑战了美元的主导地位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