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节点成为AI算力新形态 - AI算力需求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级整合,超节点正成为突破传统算力瓶颈的新型主导性产品形态和AI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常态 [1] - 国内科技巨头华为推出CloudMatrix384超节点,集成384颗昇腾NPU和192颗鲲鹏CPU,单卡推理吞吐量达2300 Tokens/s [1] - 阿里云发布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集成自研CIPU 2.0芯片和高性能网卡,单柜支持128个AI计算芯片 [1] 超节点的技术定义与挑战 - 超节点是由AI计算节点通过高速互联协议组成、具备更大内存空间的AI系统,需支持32及以上AI芯片,芯片到交换芯片带宽不小于400GB/s,交换设备时延小于500ns [2] - AI算力建设面临通信墙、功耗散热墙、复杂度墙三大挑战,千亿级模型一次梯度同步产生TB级数据使传统以太网带宽难以承受 [2] - 超节点通过Scale Up组网突破单机算力边界,通过Scale Out组网实现集群化扩展,这两大能力决定AI模型训练与推理的效率 [2] 华为超节点进展与规划 - 华为Atlas 900超节点自今年3月上市已累计部署超300套,服务20多个客户 [3] - 华为Atlas 950超节点将于2026年第四季度上市,相比英伟达NVL144,其卡规模是56.8倍,总算力是6.7倍,内存容量达1152TB是其15倍,互联带宽达16.3PB/s是其62倍 [3] - 华为云将开放灵衢2.0互联协议技术规范,并推出全球首个通用计算超节点TaiShan 950超节点 [3] 阿里巴巴及其他厂商布局 - 阿里巴巴强调超级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需要更稠密算力、更高效网络、更大集群规模 [4] - 阿里磐久128超节点可实现Pb/s级Scale-Up带宽和百ns极低延迟,同等AI算力下推理性能提升50% [4] - 阿里巴巴推进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持续追加投入 [4] - 中科曙光发布国内首个基于AI计算开放架构的AI超集群系统,浪潮信息发布超节点AI服务器"元脑SD200",沐曦股份发布多种超节点形态 [4] 全球AI基建加速发展 - OpenAI与AMD达成战略合作,将部署6吉瓦AMD GPU算力,首批1吉瓦AMD Instinct MI450 GPU部署预计2026年下半年启动 [7] - OpenAI与英伟达计划部署至少10吉瓦英伟达系统,英伟达计划对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 [7] - OpenAI与甲骨文签署为期五年、总价值高达3000亿美元的算力合作协议 [7] - 英伟达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将达到3万亿至4万亿美元 [9]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中美AI竞争从单卡性能走向系统级效率,中国正通过集群建设+开源生态+工程化交付方式实现AI基建弯道超车 [1] - 超节点总线级互联与平等协同机制使万卡集群在逻辑上作为一台统一计算机运行,实现计算与内存资源全局调度 [5] - 超节点驱动智算中心向高密度、高效率、高弹性、大规模的四高特征变革 [6] - 全球科技巨头持续加大AI算力基础设施投入,将驱动模型能力迭代和多个领域AI应用商业化加速 [10]
国产阵营加码超节点:华为阿里领跑,AI算力走向系统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