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A市场概况与定义 - 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是指将现实中的资产(如充电桩、光伏电站、房产租金、农产品)通过区块链技术转化为可交易数字代币的过程,搭建了“境内资产→香港确权→全球流通”的新通道 [2] - 截至2025年7月底,全球链上RWA资产总市值已突破250亿美元(不含稳定币),波士顿咨询等机构预测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美元 [2] - 市场参与者包括朗新集团、协鑫能科、巡鹰集团等实体企业,华夏基金、太平洋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蚂蚁数科、OSL等技术支撑方 [2] 香港RWA市场发展现状 - 2024年至今已有13家机构在香港成功落地RWA项目,底层资产覆盖广泛,项目均符合香港监管要求,仅对机构或专业投资者开放 [3] - 项目募资规模从数千万到2亿元不等,暂不设二级市场交易,目前更多企业正排队入场,包括房地产、文旅潮玩、光伏新能源企业 [3] - 律师事务所和咨询中介的业务量因RWA热潮而直线飙升 [3] RWA项目参与企业及资产类型 - 实体资产类:朗新集团将充电桩收益权代币化,协鑫能科聚焦光伏电站未来发电收益,巡鹰集团盯上换电资产,奥瑞德押注AI服务器收益 [9] - 金融资产类:华夏基金、国泰君安国际等推出基金、结构化产品通证 [9] - 其他类型:包括实物黄金、房产抵押信贷、农产品等资产的代币化尝试 [9] 企业参与RWA的动机与效益 - RWA能帮助企业提升国际曝光度,为品牌出海铺路 [10] - 股价提振效应明显:奥瑞德RWA发行后次日股价暴涨10%,国泰君安国际推出相关产品后3天涨超15%,协鑫能科与蚂蚁数科合作后3个月股价翻倍,朗新集团近一年股价上涨2.6倍 [10] - RWA能盘活“沉睡资产”,传统银行贷款需1-2个月审批,而RWA通过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大大缩短时间和流程 [5] RWA项目的成本与挑战 - 在香港发行RWA的总成本通常不低于250万港元,部分机构收取3%-5%的保荐佣金 [4] - 企业需给投资者承诺收益,非标资产年化回报需超过8%,债券类资产也需有竞争力 [4] - 存在募资不确定性,有企业计划融5000万最终只拿到1000万,专业投资者会严格审查资产收益率、企业信用、负债率等指标 [4] 适合RWA的资产标准与监管要求 - 香港金管局明确RWA核心方向是“固定收益和投资基金、流动性管理、绿色金融、贸易供应链融资” [6] - 只有能产生稳定现金流、可特定化的资产才适合,如充电桩、换电站、分布式光伏等能实时同步数据的资产,或符合绿色政策的资产 [6] - 成功的RWA资产必须跨过三大门槛:价值稳定、法律确权清晰、链下数据可验证 [6] RWA在股票代币化领域的潜在应用 - 美国已掀起“股票代币化”热潮,Robinhood、Kraken等平台推出英伟达、苹果等美股代币,支持24小时交易 [6] - 目前仍有406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总市值1.1万亿美元,高盛预估有27只中概股(总市值超1.4万亿港元)有望回流香港 [6] - 相比传统二次上市,RWA门槛更低、速度更快,理论上能让境外资产更快映射到香港市场 [6] RWA发展面临的障碍 - 监管存在“重叠”与“空白”,交易结构合规性、投资者权益保障都需谨慎 [6] - 股票代币化面临监管认定难题,可能触及证券法,跨境合规是挑战;技术可靠性方面,链上代币如何与链下股票严格对应尚无成熟方案 [7] - 港股缺乏英伟达这样的“热门标的”,吸引力暂不如美股 [7]
疯狂赴港!RWA 成企业新宠:是真融资还是 “炒热度”?
搜狐财经·2025-10-11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