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与资本化进程 - 名创优品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计划募资约3亿美元,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瑞银集团与中信证券 [1] - 递表前公司完成了由淡马锡领投的A轮融资,投后估值达13亿美元,成为跨入“百亿人民币估值俱乐部”的潮玩企业 [2] - 公司成长轨迹与中国潮玩行业资本化进程紧密交织,在泡泡玛特市值回调并重拾增长的节点迈出独立上市关键一步 [2] 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 - 公司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增速最快、自研产品占比最高的潮玩集合品牌,2024年内地GMV已突破24亿元 [2]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门店数量达299家,业务拓展至泰国、日本等海外市场,产品覆盖手办、3D拼装模型、搪胶毛绒等多元品类 [2] - 2024年公司营收规模同比扩大16.8%至19亿元,利润增长近四成至2.94亿元 [3] 商业模式与渠道策略 - 公司沿用名创优品“类直营”合伙人模式,合伙人承担资金投入和经营费用,总部把控选品、定价、运营全流程,截至2025年6月末合伙人门店占比高达85% [3] - 公司核心渠道与收入来源高度依托名创优品,每年对名创优品的销售额占比接近50%,产品借助名创优品旗下数千家门店触达市场 [4] - 名创优品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为TOP TOY未来渠道拓展预留想象空间,改造后的永辉超市可能成为公司自有产品的渠道窗口 [4] 扩张计划与运营挑战 - 未来五年公司规划覆盖全球100个国家核心商圈、开设1000家门店,并联合产业上下游成立“中国潮玩出海联盟” [6] - 为拓展海外市场,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翻倍达到1.6亿元,主要源于人员投入及国际物流、仓储等费用增加 [6] - 高速扩张带来运营挑战,存货周转天数由2023年38.1天增加至2024年50.5天,平均客单价由121.3元降至109.5元,商品均价由63.3元降至57.8元,降幅均达10% [7] 与母公司的关系及业务重组 - 名创优品与TOP TOY已完成业务重组,潮玩产品研发职能统一归由TOP TOY负责,名创优品将自有IP授权给TOP TOY进行潮玩开发并按销售额收取授权费 [8] -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持有TOP TOY公司63.5%的股份,公司战略发展与业务走向仍将围绕名创优品的总体布局推进 [10] - 伴随合伙人门店渠道扩张,名创优品渠道的销售占比从2023年53.5%连续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45.5%,预计2028年将降至40%以下 [9] IP战略与盈利能力 - 公司自有IP收入占比极低,2024年仅680万元,对整体收入贡献占比仅0.36%,2025年上半年自有IP收入未达到授权IP规模的百分之一 [12] - 公司高度依赖三丽鸥、迪士尼、蜡笔小新等全球顶级IP授权,前五大IP贡献收入占比达40%,外采IP产品收入占比达50.9%,涉及IP数量超过600个 [14][15] - 自有IP缺失影响盈利能力,公司毛利率仅32%,显著低于泡泡玛特约70%和52TOYS接近40%的毛利率水平 [20] IP建设举措与未来挑战 - 公司通过战略入股加速补齐IP短板,收购“糯米儿”等多个IP,自有IP规模由2025年6月底的8个扩大至17个 [13][23] - 被寄予厚望的“糯米儿”系列自2024年以来累计GMV约5000万元,自主孵化IP“大力招财”在三年半时间内累计GMV为3500万元 [13] - 约95%的相关收入所对应的IP协议将在2025年与2026年集中到期,公司后续将面临IP授权费用上升、变相抬升成本的可能 [8]
名创开启分拆:TOP TOY“单飞”验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