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我国已建成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能提前15天预测全国性重大天气过程
每日经济新闻·2025-10-11 19:29
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 高质量发展情况。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在发布会上介绍,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十四 五"时期,我国构建了气象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着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风云卫星、北斗探 空、天气雷达等探测装备、技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数值预报模式实现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大数 据、量子技术等前沿技术与气象融合应用不断深入。 目前,全国各省、市、县气象部门都已建立了高级别预警"叫应"机制。陈振林介绍,今年5月底6月初,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出现持续强降雨,多地发生滑坡、泥石流,当地气象部门强化递进式气象服 务,及时果断"叫应"相关责任人,支持成功转移避险3904人。同时,气象部门还积极应用"闪信"等新技 术,提升预警信息触达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发布、响应效率。 目前,我国已建成由9颗风云卫星、842部天气雷达、9万多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的陆海空天一体化综 合气象观测系统,灾害性天气监测率提升到83%。"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数字预报体系能提前3至7天 预报区域性暴雨、高温、寒潮过程,提前15天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