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要参》海外视点丨中国展示铁矿石购买力可能为时已晚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宝山钢铁公司在上海郊区成立,利用日本技术和澳大利亚铁矿石奠定增长基础 [2] - 到21世纪初,中国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炼钢原料客户,皮尔巴拉铁矿石供应唐山炼钢炉 [2] 中澳铁矿石贸易关系 - 并非平等伙伴关系,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如必和必拓和力拓在铁矿石价格低至每吨20美元时仍能盈利 [2] - 近十年来,中国钢厂的价格几乎一直高于每吨80美元 [2] - 北京长期尝试通过资助海外矿山和制定定价基准来改变定价权平衡,但收效甚微 [2]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CMRG)的角色 - 成立于2022年的国有企业,旨在与全球最大矿业公司进行集体谈判,赋予中国更大影响力 [2] - 近期与必和必拓在铁矿石价格上的争端升级,表明其正在展示实力并测试与矿商关系的边界 [2] 当前市场格局变化 - 中国去年购买了约四分之三的海运铁矿石,但其市场主导地位开始显得岌岌可危 [3] - 印度处于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并与中东地区共同构建自己的钢铁供应链 [3] - 地缘政治因素导致航运路线成本和风险增加 [3] 中国国内经济转型对钢铁需求的影响 - 中国经济正从刺激建筑业和重工业的"大爆炸"项目转向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 [4] - 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对钢铁的需求正在减少 [4] CMRG的局限性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或许能帮助中国更明智地采购铁矿石,但无法完全消除更深层次的经济转型影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