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键数据全面断供,美联储“盲飞”降息,政策分歧矛盾加剧
搜狐财经·2025-10-11 23:19

会议核心决策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9月16日至17日的会议上决定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至4.25%的区间 [1] - 此次降息决策的投票结果为11比1,新上任的斯蒂芬·米兰持反对意见 [6] - 反对者主张更为激进的降息幅度,显示出美联储内部存在显著的政策分歧 [7] 决策背景与挑战 - 决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如非农就业报告和通胀指标)无法按时公布,使决策环境充满不确定性 [1][4][5] - 美联储需要在就业增长放缓与持续高企的通胀之间进行艰难权衡,这两者是其肩负的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两大使命 [5][6] 美联储内部分歧 - 一部分官员(如斯蒂芬·米兰)更关注就业市场隐忧,认为新增岗位增长放缓是潜在风险,主张加快降息步伐以避免劳动力市场出现严重疲软 [9] - 另一部分持谨慎态度的官员(如施密德)更聚焦于通胀问题,指出通胀已连续多年超出目标水平,担心通胀预期脱锚,因此认为每次降息都需慎之又慎 [9][10][11] - 内部对于降息路径的截然不同观点基于对经济形势的不同理解和担忧,使得未来政策走向扑朔迷离 [12] 风险权衡分析 - 尽管就业市场指标未显示急剧恶化,但官员们意识到货币政策的滞后性可能在未来给劳动力市场带来沉重打击,尤其影响对利率敏感的行业(如住房建筑和制造业) [14] - 持续高企的通胀被视为顽固问题,企业和消费者在长期高物价环境下可能形成习惯,导致通胀预期脱锚,加之关税等外部因素推高物价,使得通胀局势错综复杂 [15] 市场预期与影响因素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在10月再次降息的概率高达92.5% [17] - 美国政府停摆的持续可能进一步冲击经济,搅乱就业和通胀局势,增加决策难度 [18] - 美联储内部的分歧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室调查显示各界对未来降息次数的不同预期,共同增加了未来政策路径的不确定性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