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在AI战略上“自洽”了
经济观察报·2025-10-12 07:33
AI战略重心转变 - 公司AI战略重心从“不自洽”转变为“自洽”[2] - 公司反思并放弃了烧钱做通用大模型的路径,转而专注于更轻量、高效的端侧模型[2][3] - 公司认为卷通用人工智能不现实且成本过高,已从参数“军备竞赛”中抽身[3][6] AI投入与团队规模 - 截至2024年10月,公司在AI领域的累计投入已超过230亿元[2] - AI团队自2017年建立,至2018年规模已超1000人,并投入数十亿打造万卡训练集群[2] 模型战略调整 - 公司核心技术平台从早期的13B/7B模型,收敛至更轻量、高效的3B甚至1B端侧模型[3] - 2023年底公司曾发布自研AI蓝心大模型矩阵,其中包括1750亿参数模型(175B)[4] - 公司放弃追求千亿甚至4000亿级以上参数的通用大模型路径[2][3] 端侧模型优势与选择 - 公司发现7B模型占用内存过大(3.5G),影响手机性能,尤其对内存配置为8G的高端机和4G的低端机不友好[5] - 3B模型被确定为更理想方案,仅占用2G内存,且推理能力远超7B甚至8B模型,能处理复杂任务拆解和意图识别[5] - 公司还在开发1B模型,用于手机实时监测、记忆和系统参数分析,以解决3B模型后台运行耗电过高的问题[6] 成本考量 - 公司估算,卷到4000亿参数模型可能需要花费50亿元购买算力,其中电费高达15亿元,且每年需持续投入[3] - 构建两万卡以上集群,仅设备成本就需增加20几亿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