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贷款类骚扰电话少了?助贷新规落地实施,征信差的借款人更难“出额”
每日经济新闻·2025-10-12 07:54

新规核心内容与影响 - 新规于10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核心是“收口”,对平台运营机构和增信服务机构实施名单制管理,商业银行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合作 [1][2][3] - 新规明确年化利率不超过24%的红线,一旦超过此利率银行将不予合作,推动行业进入深度洗牌期 [1] - 新规规范营销宣传行为,禁止平台以合作之名参与银行自主评审贷款 [1][3] 行业格局变化 - 行业呈现头部集中趋势,持牌金融机构更青睐具备流量优势的互联网巨头和合规性强的上市金融科技企业,如蚂蚁系、字节系、京东系 [4][5] - 头部助贷机构因较强的合规能力和数据加工能力能较快适应规定,而尾部企业生存空间收窄,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4][5] - 行业核心竞争力转向数据加工能力,具体体现在获客能力和风控能力,助贷业务将从业务主导转向技术主导 [5] 市场参与者与业务模式 - 助贷公司无放款资质,主要提供辅助性工作如信息收集、征信查看、获客风险评估,通过向借款人推荐资金方并收取服务费盈利 [2] - 行业曾存在AB贷、助贷公司自身放贷等乱象,目前已被叫停、禁止 [4] - 商业银行加速自建互联网信贷团队是必然趋势,因助贷业务的实质是非持牌机构参与贷款流程 [6] 当前市场挑战 - 一线从业者认为当前最大难题是客户资质问题,许多有贷款需求的人征信已“被打成筛子”,资质好的客户对助贷公司缺乏信任 [6] - 消费者对助贷业务存在抵触情绪,因部分机构存在收费不公平、信息不透明甚至两头欺诈等问题 [6] - 年化利率上限降低可能导致未来网贷抽贷更容易发生,且更难“出额”(指提供信用额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