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账上趴着百亿现金,潮汕家族急着去香港IPO
搜狐财经·2025-10-12 12:41

上市进程与市场地位 - 东鹏饮料母公司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由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与瑞银集团担任联席保荐人,这是其在2025年10月首次申请失效后光速重启的第二次递表 [2] - 公司已在2021年登陆A股,此次赴港旨在谋求"A+H"上市,截至2025年10月10日,其A股股价报311.68元/股,总市值约1620.8亿元 [3][5] - 公司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销量连续四年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26.3%,并在2022年销量超越红牛登顶 [7][5] 财务表现与资金状况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07亿元,截至2024年末账上货币资金为56亿元,现金及等价物总额高达142亿元,2025年上半年仍维持在90多亿元高位 [6][10] - 公司2025年度计划动用最高110亿元闲置资金购买低风险理财产品,但同时短期借款规模高达60亿元,存在"一边借款、一边理财"的独特资金运作模式 [11][12][13]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面临压力,2022年至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3.24%,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与净利润的比率降至0.73 [3] - 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从2023年的57.01%上升至2024年的66.08,主要受短期借款推动,其2024年短期借款猛增至65.51亿元,同比增幅达118.69% [13] 产品结构与多元化挑战 - 核心单品东鹏特饮占公司收入比重虽从2022年的96.6%降至2025年的77.9%,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面临产品结构单一化焦虑 [3][8] - 公司推出电解质饮料"补水啦"等新品进行多元化尝试,该品牌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14.9亿元,同比增长逾200%,已成为十亿级单品 [8] - 新产品依赖性价比策略导致整体毛利率偏低,其可持续盈利能力有待市场检验,且营收贡献仍远低于能量饮料 [3][8] 股东行为与股权结构 - 自2023年5月限售股解禁以来,公司累计发布七轮减持公告,包括鲲鹏投资、蔡运生在内的13名股东及董监高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8.94% [14] - 原第二大股东天津君正投资持股比例从上市初的9%降至2025半年报的1%,累计套现约42亿元;第三大股东鲲鹏创业投资于2025年减持金额19.08亿元 [14][15] - 控股股东林木勤未大规模减持(直接持股49.74%),但通过高额分红获得可观回报,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3亿元,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现25元,林木勤可从此次分红中获得约6.5亿元 [16] 国际化战略与港股上市背景 -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不足0.3%,赴港上市被视为推进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环,目标是将来将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5% [10][19][22] - 2025年港股市场迎来消费企业IPO热潮,截至10月上旬年内IPO数量达71起,东鹏饮料可借助香港证监会为市值超100亿港元A股公司设立的快速审批通道 [20][21][23] - 港股基石投资者占比从2023年的33.2%升至2025年的45.2%,机构资金深度参与为IPO提供稳定支持,德勤预计2025年全年香港将有超过80只新股上市,融资规模达2500亿至2800亿港元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