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春华章|幸福河湖,精塑江苏悠悠水韵
新华日报·2025-10-12 15:37

文章核心观点 - 江苏通过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协同共生,探索出有效的河湖治理新路径 [1][2][3] 制度创新与治理体系 - 河长制发轫于江苏,从2007年无锡应对太湖蓝藻事件开始,至2017、2018年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在全国率先形成“党政主导、水利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 [2] - 河长制推动河湖治理从“没人管”到“专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转变,并非“挂名制”而是“责任田” [2] - 创新“六个一”工作法实现省界河湖“无缝共治”,具体包括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治理一标准、监测一张网、执法一把尺、信息一平台 [1] 治理行动与阶段性成果 - 2017年开展生态河湖行动,实施水安全保障等8项任务 [2] - 2019年开展“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行动,推动河湖治理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 [2] - 2021年开展幸福河湖建设行动,提出“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目标 [3] - 2023年以来开展河湖保护专项行动,从“两河两湖”向省骨干河道和重点湖泊延伸,推动历史遗留问题逐步清零、新增问题动态清零 [3] - 目前全省累计建成幸福河湖3611条(段)、农村生态河道4.14万千米,7条(个)河湖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5] 系统治理与重点区域成效 - 治理思路实现从“单一治水”到“全域生态”的蜕变,幸福河湖建设是涉及防洪保安、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修复、水文化传承的系统工程 [3][4] - 在长江沿线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深化岸线综合整治,严格管控岸线资源,开展十年禁渔,江豚成群景象再现 [4] - 在太湖启动新一轮4000余万立方米生态清淤,实施太湖水环境综合整治,科学实施引江济太,桃花水母再现 [4] - 在大运河畔统筹推进治理保护与航运通畅、文化传承,打造运河文化带 [4] - 在洪泽湖滨完成1.9万住家船民、2.7万滩区移民安置,打造“百里画廊”等样板 [4] 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协同 - 幸福河湖建设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紧密结合,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6][7] - 常州永安河水环境改善吸引理想汽车等企业落户武进国家高新区,配套新能源产业园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 [6] - 宿迁累计投入超百亿元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工程,完成湿地修复2351公顷、河道岸堤整治184公里,以生态旅游撬动绿色经济 [7] - 连云港石梁河水库通过生态修复工程,成功举办马拉松、自行车赛等活动,催生文旅融合新生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