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市场表现 - 国际金价在2025年屡创历史新高,接连突破3000美元/盎司、3500美元/盎司和4000美元/盎司等关键点位[1] - 截至10月8日,国际金价年内累计涨幅超过50%,成为全球大类资产中表现最为亮眼的品种之一[2] - 北京时间10月8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盘中一度升破4000美元/盎司,再次刷新历史新高[7] 投资者行为与策略 - 投资者雪棣通过早期布局实现可观回报,其累计投入超过200万元,浮盈约50%,收益接近150万元[2][7] - 该投资者采用"分批、小量、高价差"的建仓方式操作,以平摊成本并控制风险[3][4] - 投资者柳云在9月份进行密集投资,包括在820元/克附近买入黄金ETF联接基金,单笔最高买入400克、总额33万元[9] - 柳云的投资心态从"交易获利"向"价值储藏"转变,购买了200克实体金条以长期持有[10]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中国市场零售黄金投资与消费总需求上半年达518吨,同比增长5%[12] - 中国市场黄金ETF在二季度流入464亿元,持仓增加61吨,上半年资产管理总规模飙升116%至1525亿元[12] - 截至8月底,中国官方黄金储备达2298.43吨,连续十个月扩大黄金储备[12] - 高盛集团预测未来两年各国央行年度购金量将分别达80吨和70吨,并将2026年12月黄金价格预期上调至4900美元/盎司[13] 机构观点与预测 - 桥水基金创始人建议投资者将约15%的资产配置在黄金中,认为黄金是当投资组合其他部分下跌时表现最佳的资产[13] - 美国银行提醒投资者保持谨慎,认为黄金可能面临上涨动能衰竭,第四季度或出现盘整或回调,价位可能低至3525美元/盎司[13] - 瑞银预测短期内金价可能回调至3800美元/盎司[13]
黄金热潮下,一场关于保值的长期主义实验
经济观察报·2025-10-12 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