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新规 - 中国商务部发布新规,对含有0.1%及以上中国重稀土成分的境外稀土磁体和部分半导体材料,以及使用中国稀土相关技术在境外生产的物项实施出口许可管制[1] - 新规限制范围从稀土产品延伸至技术,涵盖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及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环节[1] - 规定直接影响研发或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的半导体设备、材料和技术,以及用于军事用途人工智能的稀土原材料[3] 新规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 - 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厂台积电在制造过程中依赖钕、镝、氧化铈、镓和铟等稀土元素,这些元素主要用于光刻机、化学机械抛光及氮化镓芯片生产[3] - 台积电为苹果、英特尔、英伟达等美国芯片巨头代工的7纳米、5纳米、3纳米、2纳米等先进芯片,若使用中国大陆稀土元素,需获得许可才能出口[4] - 尽管台积电拥有约半年以上的稀土储备,但储备耗尽后若无中国大陆许可,其先进芯片生产将面临困境[6] 新规对军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 - 美国F-35战机每架需417公斤稀土材料,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潜艇每艘需4600公斤稀土元素,涵盖8种元素[6] - 美国武器系统中有超过2万个零部件需要用到稀土,其飞机制造、军工、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均广泛依赖稀土材料[6] - 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使用的永磁体由稀土原材料制造,稀土在航空航天、通讯、造船等领域有广泛应用[6]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 - 中国稀土年产量占全球比重约70%,拥有全球超过90%的稀土冶炼产能,重稀土产能占全球比重超过98%[11] - 中国掌握99.9999%高纯度稀土提纯技术,全球绝大多数稀土分离和提纯专利由中国拥有[14] - 2025年1-8月,中国自美国进口稀土金属矿2.3万吨,尽管同比减少38.7%,但美国仍需将大量稀土矿运至中国进行加工提纯后再返销[15][16] 美国稀土替代方案的挑战 - 美国本土及澳大利亚等国的稀土产量以千吨为单位,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严重依赖进口[11] - 稀土开采伴生其他矿产,处理成本高昂,且开采过程产生放射性废渣,环境风险大,企业缺乏投资动力[21][22] - 美国试图通过与外蒙古等国合作培育稀土产业链,但产业链培育需10年至30年,短期内难以替代中国供应[23][24]
为什么中国稀土王牌威力这么大?美国有破解的方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