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第六次IPO在即:这只“闹钟股”,又要响了
搜狐财经·2025-10-12 18:23
IPO递表节奏与模式 - 公司自2023年3月起已五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每次间隔约180天,节奏规律[1][3][4] - 前五次招股书均因未在6个月有效期内完成上市聆讯而失效[4] - 根据过往节奏预测,第六次递表可能发生在2025年10月[8][9] 反复递表的潜在战略意图 - 持续递表可向员工、投资人和市场维持“即将上市”的姿态,保持公司合规透明的形象[5] - 在一级市场,维持IPO计划有助于支撑公司账面估值,避免因缺乏潜在流动性而被迫打折[6] - 每次更新招股书都是一次免费的品牌曝光和业务故事讲述机会,有助于公司进行叙事管理[7][19][20] 对当前上市环境的考量 - 港股物流与互联网板块近两年处于低估区间,同行快狗打车上市后股价腰斩形成警示[10] - 在估值低迷的市场环境中挂牌可能意味着“打折出售”,对早期投资人造成账面损失[11] - 公司市场占有率高、现金流稳定且不急需融资,延迟上市是更为理性的选择[13][14] “递表”作为资本策略的替代价值 - 递表使公司获得“准上市公司”的身份红利,包括公开披露带来的透明度和审计合规的被动升级[12] - 此举将定价主动权掌握在公司手中,避免上市后估值由市场定价、经营波动被放大的局面[13] - 对于投资人而言,在寒冬周期“不亏钱”比“退出快”更重要,定期更新文件可维持“估值没塌”的信心[16][17] 未来动向的关键观察点 - 若2025年10月未能如期第六次递表,可能意味着公司在等待实质性的上市窗口,如港股政策调整[22] - “断档”也可能暗示公司探索其他路径,如双重上市或引入战略投资[23] - 停止递表叙事可能表明业务增长已足以维持信心,无需再依靠资本动作制造存在感[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