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保买药比自费更贵?国家医保局发布专项治理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12 18:42

政策发布与核心定义 - 国家医疗保障局于10月11日发布专项通知,旨在治理定点零售药店的药品“阴阳价格”问题 [1] - “阴阳价格”指定点药店销售给医保患者的同种药品价格高于非参保患者,该行为被首次明确涉嫌价格欺诈并违背医保服务协议 [1] “阴阳价格”的成因分析 - 医保结算回款存在周期性延迟,药店需垫付统筹基金报销部分并承担2%~3%的手续费,资金压力大 [3] - 参保人对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敏感度较低,易接受更高价格,给了药店违规操作空间 [3] - 药企可能在出厂价层面就设定医保和非医保两个价格,定价过程更多是药企行为 [2] - 药品零售市场主体众多,价格变动频繁,监管部门难以实现全方位实时监控 [3] 监管措施与执行 - 各级医保部门需将“阴阳价格”纳入重点监控,组织药店自查自纠,并以结算金额排名靠前或价差大的药品为重点筛查品种 [4] - 对违规药店视情节采取约谈、暂停医保结算、追回医保基金、暂停或解除服务协议等措施 [5] - 加强数据筛查与现场核查,重点关注因结算方式不同实行的歧视性价格或变相降价行为 [5] - 对于金额较大、情节严重者纳入飞行检查范围 [5] 常态化监管机制与工具 - 政策强调对定点药店药品价格落实常态化监测,以推动行业合规 [6] - 持续利用药品比价小程序和医保信息系统实际结算价等信息,方便群众比价 [6] - 将量价比较指数年度监测值作为价格预警线,对未达标药店进行约谈提醒乃至暂停结算 [6] - 加强价格数据上传规范性要求,并在药店醒目处张贴标识提醒参保人核对价格 [7] 市场影响与专家观点 - 通过以“众数价”(市场公允价)为基准进行价格对比,意在倒逼药企或药店降低产品价格,而非单纯抑制高价 [7] - 药品比价小程序目前使用率较低,短期效果可能不理想,需要巨大成本推广 [6] - 中成药方面药企定价话语权更大,未来需依靠数字化方式收集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来解决监管难题 [8] - 整体措施有助于促使药店规范价格,防止套利,并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形成监管合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