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第一批吃蟹的,成了大冤种?
 虎嗅·2025-10-12 21:14
行业核心问题 - 大闸蟹行业在销售旺季持续面临产品品质不稳定、蟹卡兑换困难及消费者投诉高企等系统性挑战 [1][2][3] - 行业累计投诉量已达5459条,涉及多家品牌,问题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 [16] 产品品质问题 - 消费者普遍反映大闸蟹存在蟹肉空、蟹黄蟹膏不成形、口味发苦及死蟹等情况 [2][6] - 部分品牌产品存在缺斤短两现象,进一步损害消费者权益 [8] - 品质问题的成因包括螃蟹未完全成熟即上市销售以及运输过程中死亡导致不新鲜 [7] 蟹卡销售模式风险 - 以蟹太太、蟹香门第为代表的品牌其蟹卡兑换流程存在重大缺陷,消费者面临预约页面长期显示约满、发货排期长达一月、客服难以联系等困难 [10][11][12] - 蟹卡预售模式被部分商家异化为重销售轻履约的畸形商业模式,蟹卡有沦为无法兑现空头支票的风险 [12] - 蟹卡模式存在资金风险,若消费者不提货,商家可能获得巨额利润,例如蟹太太年销售额达6亿元,假设20%消费者未提货即可产生1亿元净利润 [15] 主要品牌表现 - 蟹太太品牌成为消费者投诉重灾区,产品存在空壳、苦味及缺斤短两问题 [6][8] - 蟹太太因其销售商品存在缺斤短两行为及多次受到相关部门处罚,于2023年被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暂停会员资格 [17] - 蟹状元等品牌同样面临消费者关于产品品质不佳的投诉 [6] 行业监管动态 - 行业团体标准《大闸蟹电商销售服务规范》已发布,规定线上蟹卡经营者需持续经营一定期限,未兑换卡券销售额不得超过年销售额的40% [19] - 新规要求经营者缴纳不低于30万元保证金,平台在纠纷中需优先履行保证金先行赔付 [19] - 相关规定旨在对大小经营者均产生震慑作用,减少销售乱象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