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核心态势 - 生猪养殖行业呈现“以量补价”态势,头部企业通过扩大出栏规模对冲猪价下行压力 [1] - 四季度生猪市场“供强需弱”格局难改,价格或震荡下行,行业盈利将进一步分化 [1] - 具备成本优势与产业链韧性的头部企业有望穿越周期 [1] 2025年9月销售数据:量增 - 牧原股份销售商品猪557.3万头,同比增长11.05% [2] - 温氏股份销售生猪332.53万头,同比增长32.46% [2] - 新希望和巨星农牧销量增幅分别达16.92%和42.75% [2] - 正邦科技销量79.07万头,同比激增107.64%,环比增长18.07% [2] - 新五丰销量43.04万头,环比增加26.07% [2] - 唐人神销量41.09万头,同比上升28.33%,环比上升1.18% [2] 2025年9月销售数据:价减 - 牧原股份生猪销售均价12.88元/公斤,同比下跌30.94%,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2.46% [3] - 温氏股份生猪销售均价13.18元/公斤,同比下跌30.81%,收入同比下降15.16% [3] - 新希望商品猪销售均价12.89元/公斤,同比下降31.47%,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3.82% [3] - 唐人神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17%,环比下降6.28% [3] 企业战略应对分化 - 牧原股份上调2025年仔猪出栏量预测区间至1200万头-1450万头,强化仔猪业务布局 [3] - 温氏股份依托肉鸡业务增长,发挥多元化经营优势 [3] - 新希望聚焦“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通过精细化管理对冲价格风险 [3] 四季度供需展望:供给端 - 农业农村部8月能繁母猪存栏4038万头,高于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预示11月至12月商品猪供应继续放大 [4] - 前期二次育肥大猪推迟出栏及10月份补栏持续,预计11月至12月130公斤以上大体重猪占比提升,增加有效供给 [4] 四季度供需展望:需求端 - 10月份处于双节与腌腊消费空档期,需求环比回落 [4] - 11月至12月西南、华中腌腊需求启动将带动需求环比改善,但冻品持续出库对鲜品形成替代,抑制涨价空间 [4] - 四季度生猪行业走势大概率呈现供需博弈状态,价格波动幅度可能相对有限,整体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 [4] 行业应对策略建议 - 建议“控产能、降成本、保现金、延链条”:严格执行“以销定产”,放缓出栏节奏 [4] - 通过提升PSY、MSY,扩大原料替代,推广智能化养殖降低成本 [4] - 暂停新建产能资本开支,加快存货周转保证现金流 [4] - 加大屠宰与深加工占比,探索“公司+农户”轻资产模式 [4] - 利用生猪期货、期权及政策性保险进行风险管理,锁定利润、降低亏损 [4] - 加强疫病防控,保障生猪成活率和健康水平 [5] - 通过延伸产业链,发展生猪深加工业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盈利渠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