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家银行 落地首批跨境债券回购交易
上海证券报·2025-10-13 01:05

业务启动与首日交易规模 - 跨境债券回购业务正式启动,首日成交规模达58亿元 [1][2] - 通过债券通“北向通”渠道达成44笔交易,规模为39.5亿元 [3] - 通过结算代理渠道达成12笔交易,规模为18.7亿元 [3]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18家银行及券商作为回购做市商参与首日交易 [3] 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利好 - 为持有人民币债券的境外投资者补充了流动性管理工具 [4] - 境外投资者可通过质押式或买断式回购灵活调配资金头寸,降低流动性风险 [4] - 新业务有助于境外投资者拓展投资策略,放大投资收益并对冲市场波动 [4] - 境外投资者可将其持有的人民币债券作为抵押品进行融资,大幅提升资产利用效率 [4] - 新政策衔接国际投资习惯,通过买断回购解决质押券冻结的习惯壁垒 [6] 对境内银行的利好与发展机遇 - 业务为境内银行开辟了新的业务蓝海 [1] - 银行作为做市商,在业务中扮演人民币流动性供给者,通过双向报价维持交易活跃度 [3] - 参与该业务拓宽了银行流动性管理渠道,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4] - 业务提升了银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4] 市场开放意义与未来展望 - 该业务是继债券通、互换通后,中国债市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举措 [1][6] - 新政策支持通过直接入市和债券通“北向通”渠道入市的全部境外机构投资者,实现了投资者类型和交易渠道的“双扩容” [6] - 标志着中国债市开放从“管道式”开放迈向更深层次的“规则与制度”型开放 [1][6] - 市场机构对跨境人民币回购市场抱有非常积极的预期,预计未来活跃度将持续提升 [5][6] - 业务使人民币债券从优质配置资产升级为高流动性的融资工具,有望吸引更多长期资本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