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成基金柏杨: 港股短期波动属情绪面扰动海外资金转向“买质量”
证券时报·2025-10-13 06:04

港股市场整体走势 - 10月以来港股市场整体走势震荡,恒生指数在10月2日涨超1.6%后连续调整5个交易日 [1] - 市场调整更多是短时间内投资者情绪变化带来的市场波动,并非影响中长期投资决策的最重要因素 [1] - 随着全球资金重新审视中国资产的价值,估值优势显著、与内地经济联动紧密的港股市场仍处在投资风口之上 [1] 短期波动与长期投资逻辑 - 芯片、科网、创新药、机器人等板块的冲高回调,目前更多是短期市场情绪波动所致 [2] - 长期投资更应关注公司能否在未来交出优异的财务数据,其长期战略竞争力是否稳固、未来的市场价值是否有所增加 [2] - 对港股的观点为贝塔端不悲观,阿尔法端充满机会,市场有经济基本面、公司盈利增长以及合理的估值水平作为支撑 [2] 港股市场地位与外资流向 - 过去15年,港股市场完成了从"查漏补缺"到"不可或缺"的华丽变身,2020年全球资金追逐中国互联网企业是一个重要里程碑 [2] - 近期多家外资机构调高科技股投资评级,海外投资者对港股的乐观情绪也一直在升温 [2] - 海外资金回流港股的趋势有加快迹象,步伐稳健但并不激进,且更青睐那些具备全球产业竞争力的优质公司 [2] - 去年外资投资港股主要是"买便宜",看重其低估值优势;而今年更倾向于"买质量" [3] 行业与公司投资机会 - 在高端制造、新能源、创新药、机器人等前沿领域,部分港股的中国龙头企业已进入或逼近全球"第一梯队" [3] - 创新药是一个阿尔法属性远大于贝塔属性的行业,投资标准是"first in class"或"best in class" [4] - 消费领域历来是产生大牛股的沃土,电商、出行链等传统大消费领域也值得关注,有机会发掘出"物美价廉"的标的 [5] - 看好港股投资五大领域:出海、创新药、AI+、高端制造以及上游资源品 [5] 投资策略与方法论 - 投资"真金"需要看企业所处行业是否有前景,深入挖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并在市场认知形成一致共识之前发现价值 [4] - 采用"加强版哑铃型策略":成长与价值并重,成长一定要是真正的成长,价值注重静态低估值和长期可持续性的平衡 [5] - 通过赴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地实地调研,较早察觉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强劲增长潜力 [4] - 重视年轻研究员对新兴消费趋势的敏锐洞察,他们往往具备超越年长同行的认知优势 [4] 中国企业出海趋势 - 中国企业的"出海"浪潮,正在从产品出海、制造出海升级为资本出海,这将带来全新的投资机遇 [5] - 中国公司从"出口"到"出海"的转变是革命性的,海外融资不仅帮助企业拓展业务,更能在营收、利润和全球影响力等多个维度创造价值 [6] - 近80家A股公司正在申请在港交所上市,涵盖医药生物、通信、汽车等多个行业,这丰富了港股的投资标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