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短期波动属情绪面扰动 海外资金转向“买质量”
证券时报·2025-10-13 06:26

港股市场整体观点 - 港股市场近期调整更多是短期投资者情绪变化导致的市场波动,并非影响中长期投资决策的最重要因素 [3] - 对四季度港股表现持谨慎偏乐观态度,随着全球资金重新审视中国资产价值,估值优势显著且与内地经济联动紧密的港股市场仍处在投资风口之上 [3] - 2024年初至今对港股观点维持不变:贝塔端不悲观,阿尔法端充满机会,市场有经济基本面、公司盈利增长及合理估值水平作为支撑 [4] 市场波动与资金流向 - 芯片、科网、创新药、机器人等板块的冲高回调目前更多是短期市场情绪波动所致,长期应关注公司财务数据、战略竞争力及市场价值 [4] - 海外资金回流港股趋势有加快迹象,但步伐稳健并不激进,且更青睐具备全球产业竞争力的优质公司,去年外资投资港股主要看重低估值,今年更倾向于买质量 [4][5] - 相较于美股、日股等其他市场,港股在估值和风险溢价方面具备显著吸引力,但国际政治因素是潜在风险,可能对市场产生短期冲击 [5] 投资策略与选股标准 - 投资需天时地利人和:关注企业所处行业前景、深入挖掘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护城河、在市场共识形成前发现价值并敢于坐冷板凳 [6] - 采用加强版哑铃型策略,成长与价值并重,成长需是真正成长,价值不局限于传统高分红,更注重静态低估值和长期可持续性的平衡 [8] - 创新药行业阿尔法属性远大于贝塔属性,选股标准为行业中率先取得突破的first in class或同类中最优秀的best in class,基于此逻辑布局两家创新药公司为基金贡献显著回报 [6] 看好行业与领域 - 看好港股投资五大领域:出海、创新药、AI+、高端制造以及上游资源品 [8] - 中国企业的出海浪潮正从产品出海、制造出海升级为资本出海,这将带来全新投资机遇,近80家A股公司正在申请在港交所上市,涵盖医药生物、通信、汽车等多个行业 [8][9] - 消费领域是产生大牛股的沃土,电商、出行链等传统大消费领域也值得关注,有机会发掘物美价廉标的,通过实地调研及重视年轻研究员对新兴消费趋势的洞察,曾在新消费板块捕获近十倍收益牛股 [6][7] 港股市场历史定位 - 过去15年港股市场完成从查漏补缺到不可或缺的华丽变身,2020年全球资金追逐中国互联网企业是重要里程碑,如今随着中国产业全面进步和升级,港股已成为全球资产配置不可或缺的一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