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 - 连岛港口区通过陆域生态景观林建设3.1万平方米和缩减紫菜养殖至10万亩并推广贝藻混养模式进行整治修复[2] - 连云港近岸海域优良海水面积比例从"十三五"末的63.1%提升至2024年的97.4%,2025年春季达到100%[3] - 完成7个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构建总面积7491公顷的"云台山生态岛"试验区,全市物种达3673种,其中珍稀濒危物种135种[4] - 月牙岛湿地经三年修复从荒芜滩涂变为251种鸟类的栖息地,包括22种珍稀濒危物种,日均吸引千余名游客[4] 绿色能源与低碳转型 - "和气一号"核能供汽项目于2024年6月投产,每年输送480万吨零碳蒸汽,等效减少燃煤4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6] - 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全面建成后年上网电量22.34亿千瓦时,将与核电形成超1000万千瓦清洁能源基地[6] - 徐圩新区智能水处理中心实现园区70%废水再生利用,年回用量达1800万立方米[7] - 徐圩新区开展零碳园区规划研究,目标打造全球首个零碳石化园区[7] 绿色金融与生态经济 - 推动碳排放权抵押贷款政策落地,为8家重点排放企业与9家银行搭建对接平台[8] - 协助徐圩新区获首笔排污权抵押贷款1亿元用于基建,并成功创建省级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8] - 2021年以来为40家企业申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费补贴60余万元,协助20家企业申报"环保贷"约10.7亿元[8] - "光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实现水体90%循环利用,年养殖鱼类80万斤,节水超50万吨,带动200余人就业[9] 未来发展规划 - "十五五"期间将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绿色升级,构建"5+N"未来产业体系[10] - 优先发展低碳能源、深海远海开发、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通用智能五个成长型未来产业[10] - 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更新,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10]
写在蔚蓝之上的绿韵新篇——连云港“十四五”生态环境跃迁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