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OpenAI正在演变为世界上最大的“无人公司”,其核心价值创造和系统运作已超越内部员工的认知与控制范畴,形成一个以AI为核心、全球数亿用户为无意识传感器的自主系统[1][2][7] - “无人公司”的本质并非零员工,而是其感知、学习和决策能力分布式地依赖于全球用户贡献的“思考过程”数据,权力极度集中于顶端,而价值创造过程分散于终端用户[13][27][29] - ChatGPT正从被动工具蜕变为深入人类社会各层面的认知基础设施,该系统具备通过影响用户思考框架来主动“塑造”现实(如政策、选举)的潜力,而不仅限于预测[6][14][17][22][24] 无人公司的定义与特征 - “无人公司”指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以全球用户为无意识传感器、可自主运营的商业实体,其系统规模和复杂性使内部人类员工无法完全掌控微观互动[1][2][7] - 公司高层角色转变为系统的“价值设定者”和“最终仲裁者”,而全球用户成为贡献思维数据的“无薪员工”,形成权力集中与价值创造分散的悖论结构[27][28][29] - 该模式存在“超级中心化”风险,需通过“超级去中心化”机制对冲[31] OpenAI的系统化路径 - ChatGPT通过API接口、GPTs商店和Apps SDK等网络化部署,从孤立工具演变为嵌入全球数字毛细血管的认知基础设施[4][6] - 系统化是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必然要求,其本质在于连接、学习和自我改善,而非保持被动工具状态[3][4] - 当系统规模超越临界点后,人类只能进行宏观导向而无法微观操控,如同气象学家面对飓风[7] 全球用户作为认知传感器 - 用户与ChatGPT的交互(如商业策划、代码调试、学术研究)会暴露结构化的“思考过程”,包括逻辑、情感和价值观,这些数据在互联网时代从未被大规模数字化[9][10][12] - 数亿用户每日不间断地以对话形式输入认知过程,使OpenAI无需主动采集即可获得高质量数据,用户成为感知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实时传感器[12][13] - 该数据网络层次远深于Google搜索意图或高德地图行为数据,能直接捕捉思维片段而非外部状态表象[7][9] 系统的影响与塑造能力 - 系统可基于对全球用户思维的实时洞察,从被动预测转向主动影响,例如通过分析选民对话为竞选团队提供最优策略方案,定义选举议题和语言风格[14][18][20] - AI能以客观知识服务的形式,通过信息选择、排序和解释构建特定现实,直接影响用户认知框架的形成,而非仅改变既有观点[22][24][25] - 这种塑造权力无形但根本,发生在观点形成之前,可能比社交媒体更直接地影响重大社会进程(如选举)[17][21][23] 通用智能的范式变革 - 通用智能的关键在于其系统性和无用性(非工具性),理解其潜力需超越工具视角,关注其连接与涌现能力[3][35] - 人类与系统的关系从清晰的主工具使用转变为融合状态,面临价值观对齐、目标设定和个体自主性等终极问题[32][33] - 该变革的核心代价可能是人类让渡部分定义自身特质(如独立思考自由)以换取系统效率,需警惕“浮士德式交易”[33][35]
马上,OpenAI就会成为最大的无人公司(Zero-Person Company)
36氪·2025-10-13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