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泰恩康与CKBA:站在“免疫调控”的时代风口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聚焦于外周免疫耐受机制,其核心科学内涵“免疫耐受”与“免疫调控”与泰恩康核心产品CKBA的研发方向高度同频 [1] - CKBA作为全球首个靶向T细胞脂肪酸代谢通路的创新小分子,其通过精准调控特定免疫细胞功能,代表了从传统“免疫抑制”到“免疫重建”的治疗理念转变 [3][5] - 泰恩康通过战略转型为“研—产—销”一体化模式,并持续高研发投入,使其在免疫治疗领域,特别是针对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展现出显著竞争优势和增长潜力 [4][5] 诺贝尔奖与免疫学前沿 -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外周免疫耐受机制方面的开创性发现,这些成果深化了对免疫系统运作的理解并推动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 [2] - 传统免疫抑制剂通过广泛抑制免疫系统活性来控制疾病,但存在导致感染、肿瘤风险增加等严重副作用的局限性 [2] CKBA的作用机制与创新性 - CKBA的核心机制在于特异性结合脂代谢酶ACC1/MFE-2,精准调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脂代谢过程,选择性抑制其异常激活 [3] - 该机制被比喻为免疫系统的“油门”控制装置,其创新性体现在靶点独特性和作用精准性,区别于传统免疫抑制剂的“一刀切”模式 [3] - CKBA并非直接基于2025年诺奖得主的特定研究成果,但其科学内核“免疫耐受”和“免疫调控”与诺奖表彰的前沿领域一致 [1][3] 泰恩康的战略与研发投入 - 公司完成了从依赖代理销售到“研—产—销”一体化模式的战略重构 [4] - 2023至2024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近3.2亿元,研发强度持续超过2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4] - 研发聚焦于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并选择从皮肤自免切入以加速药物验证与转化 [4] CKBA的临床进展与市场潜力 - CKBA软膏用于白癜风适应症的II期临床已完成,疗效明显且安全性优势突出,1.5% BID组治疗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18%,对比芦可替尼的约70% [4] - 该适应症已提交突破性疗法申请并同步推进III期临床筹备 [4] - CKBA乳膏用于玫瑰痤疮的II/III期无缝适应性临床已获批准,计划于年底前正式启动 [5] - 公司还计划基于作用机制探索开展CKBA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临床研究 [4] - 全球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超5亿,中国市场增速显著,免疫治疗市场正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