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园区建设的战略背景与政策部署 - 我国部署零碳园区建设彰显坚定绿色转型的战略定力,以应对能源需求与碳排放刚性增长压力及高质量发展风险挑战 [1][2]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建立一批零碳园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部署 [3] - 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推动零碳园区建设驶入快车道 [1] 零碳园区的定义与建设条件 - 零碳园区是通过规划、设计、技术、管理使园区内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备达到净零条件的园区 [3] - 建设主体需为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可拓展至省级新兴产业园区或高新技术园区,建设范围可以是园区整体或明确边界的园中园 [5] - 园区需在能耗和碳排放统计核算计量监测方面具备基础,且3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环境事故或社会不良影响事件 [5] 零碳园区的核心指标与评判标准 - 创新提出单位能耗碳排放作为核心指标,即园区内每消费一吨标准煤的各类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5][6] - 当前全国园区单位能耗碳排放约为2.1吨/吨标准煤,零碳园区建成后该指标需较全国平均水平下降90%左右 [6] - 另设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园区企业产品单位能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余热余冷余压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五项引导性指标 [6] 能源转型与零碳园区的协同作用 - 我国光伏发电、陆上风电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分别高达400亿千瓦、100亿千瓦,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 [3] - 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达16.5亿千瓦,在总装机中占比达到46%,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成为双碳工作重中之重 [3] - 依托零碳园区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有助于化解外送通道瓶颈制约,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 [4] 零碳园区对产业布局与绿色竞争力的影响 - 中西部地区可利用可再生能源富集条件,通过零碳园区布局可再生能源制氢、低碳冶炼等产业,从源头降低产业链碳足迹 [7] - 零碳园区拥有可溯源能源供应系统和全流程碳足迹管理体系,可帮助企业大幅降低产品碳足迹,提升绿色竞争力 [8] - 建设零碳园区有利于适应国际绿色贸易规则和跨国公司绿色供应链要求,助力企业在全球绿色低碳产品竞争中占据先机 [7][8]
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 零碳园区建设驶入“快车道”
金融时报·2025-10-13 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