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产品发行 - 招商国证港股通科技ETF(159125)于10月13日正式发行,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987008)[1] 指数编制与成分特征 -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筛选30家市值领先、研发投入高、营收增长快的科技龙头公司 [2] - 指数成分股需满足近两年营收复合增速超10%或研发费用率高于5%的标准,并实行季度样本调整 [2] - 指数行业分布高度集中于非必需性消费(权重43%)和资讯科技业(权重42%),医疗保健业占12% [2] - 指数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合计79%,集中度高于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 [2] 历史表现与风险特征 - 自2017年以来至2025年9月30日,指数累计收益率达209.77%,年化收益率为14.03% [3] - 同期指数年化波动率为33.78%,弹性较高 [4] - 指数历史表现优于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年化11.53%)和恒生科技指数(年化6.80%) [3] 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指数市盈率为26.45倍,处于上市以来39%分位数,风险溢价处于基日以来76%分位数 [6] - 指数估值显著低于纳斯达克(43倍PE-TTM)和创业板指(45倍PE-TTM)等全球主流科技指数 [6] 市场资金动向 - 截至9月30日,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高达1.17万亿港元,创历史新高,其中9月净流入1885.17亿港元 [8] - 南向资金主要流向可选消费、非银金融、医药与软件硬件等行业 [8] - 今年前9个月港股回购总额达1367亿港元,科技公司是主力,腾讯控股回购577亿港元,占全市场42% [8] 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认为港股市场具备完整的AI产业链,并将受益于流动性外溢和AI叙事催化 [2] - 国泰海通观点指出外部扰动不会终结趋势,市场调整是增持时机,新兴科技或是主线,风格不会切换 [8] - 申万宏源认为科技没有持续调整的基础,市场有效突破需科技引领,2026年春季前科技产业催化显著多于顺周期 [8]
聚焦“硬科技+新经济”,港股通科技ETF招商(159125)10月13日发行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13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