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概况与规模 - 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于9月12日开幕,将持续至10月30日,主题为“勇担支点建设使命,打造长江文化高地” [1][2] - 艺术季涵盖艺术展演、文博展览、学术交流等十二大板块,精心策划了12项主体活动,其中保留并创新了首届的8项,新增4项 [1][2][3] - 开幕式“点亮长江”深度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运用数字光影、全息投影与无人机编队再现曾侯乙编钟古乐,剧场内座无虚席 [1][2] 内容创新与特色 - 活动以“传承、融合、创新、惠民”为理念,与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联动开幕,融合展、演、销、游多元形态 [6] - 国际层面邀请埃及、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加拿大等国艺术家共演“大河交响”,并举办高端智库对话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2][6] - 十二项主体活动有机衔接,包括主题美术展展出120件作品、音乐周、电影周、阅读周等,使公众沉浸式体验长江文化 [3][5] 科技赋能与文化数字化 - 湖北省博物馆“数字荆楚文明体验馆”借助VR/AR技术精细还原楚文明风貌,宜昌“三峡文旅元宇宙平台”实现线上虚拟游览与线下联动 [7] - 腾讯“繁星计划”打造《荆楚瑰宝》数智书和AI云展厅,观众可在线“敲响”编钟,越王勾践剑IP“小剑剑”VR项目融合古代文化与现代科技 [8] - 文化季强化线上线下联动,通过微短剧推广、新媒体博主互动等方式打破传播圈层,实现从专业活动向全民共享的升级 [9] 资源投入与制度建设 - 湖北建立省级联席会议制度,今年将文保专项资金提升至1亿元,增幅近30%,“十四五”期间已累计投入1.4亿元用于非遗保护 [5] - 全省打造屈原文化公园、三国文化公园等文化地标,推出“长江文明之旅”等特色线路,并成立长江文化研究院等机构 [6] - 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为统领,大力推进武汉中国长江博物馆、南水北调博物馆等标志性项目建设 [6] 社会反响与产业影响 - 观众反馈热烈,武汉相声演员陆鸣表示节目“真正把文化‘活’了起来”,有家长认为科技方式有助于孩子理解历史 [3][9] - 文旅业内人士评价此次活动将宽泛的文化概念多维度全方位落地,是一场“全民的文化狂欢”,避免了曲高和寡 [10] - 围绕长江与楚文化主题推出“云梦秦简”系列文具、“楚辞香氛”等畅销文创产品,并延伸“长江号”游轮文旅线路等产业链 [7]
一场艺术季背后,湖北如何让长江文化“活起来”?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13 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