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苹果产业的现代化之路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10-13 14:28
秋高气爽时,苹果采摘季。伴着美好的"丰"景和醇厚的果香,记者来到陕西延安,穿行在一个个苹果园 中,在果农的欢声笑语里,与他们一起,体验丰收的喜悦,畅想更好的未来。 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早在1947年就开始尝试种植苹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村里苹果种植面积 超2800亩,卖苹果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 在有着多年种果经验的果农李亚民的陪伴下,记者踏入果园。与印象中棵棵果树依稀相接、一棵树就有 两人多高不同,这里的果树长势整齐、只有一人多高。 "再也不是以往乔化稀植的果树布局了!你看,现在我们的果园普遍采用4米行距、1.5米株距的矮化密 植方式,每亩110棵的'树量',是以往的两倍还多。"李亚民说,不仅如此,现在果园实现了旋耕机、喷 药机等现代农机具全面入驻,省工省力的现代化果园,亩产能达到8000斤以上,纯收入也实现了翻 倍,"这在以前是想也想不到的"。 不远处的永乡镇洛安府村,一辆辆半挂货车在地头依次排开,新鲜采摘的苹果,经过分选、打包、装 箱、装车,走向外地消费者的餐桌。在果农王百平的果园里,已经成熟的苹果色泽红润,随手采下一 个,入口清脆甘甜。 洛安府村党支部书记王永新说,现在全村3.2万亩果园,基本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