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私募信贷市场因不透明和结构复杂而潜藏巨大金融风险,First Brands破产案揭示了该市场风险已开始暴露 [1] - 私募信贷市场的高回报吸引大量资本涌入,但其运作模式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次级抵押贷款相似,可能通过复杂性掩盖真实风险 [9] - 市场对借款人风险的评估不足,评级过程存在缺陷,且缺乏公众监督,导致贷款标准松弛,杠杆水平处于历史高位 [8][10] First Brands破产案详情 -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First Brands于9月28日申请破产保护,留下58亿美元杠杆贷款债务,总债务规模接近120亿美元 [3] - 公司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声称有近20亿美元资金下落不明,引发关注 [3] - 公司严重依赖表外融资,通过以客户所欠资金为抵押获得短期贷款,可能导致财务指标虚高 [3] - 公司通过收购约25个品牌迅速扩张,去年收入达到50亿美元,高于2020年的10亿美元 [4] - 科技集团Raistone作为最大债权人之一,指控多达23亿美元资产"无法追踪",并声称被欠款1.72亿美元 [4] 对金融机构的波及影响 - 杰富瑞金融集团旗下基金持有First Brands相关应收账款高达7.15亿美元,占其30亿美元投资组合的近四分之一 [6] - 杰富瑞旗下另一业务涉及First Brands的定期贷款,风险敞口为4800万美元,约占管理资产的1% [6] - 瑞银集团旗下基金有约5亿美元欠款与First Brands相关,风险敞口占该基金资产的30% [7] - 千禧基金因对First Brands债务的敞口而减记1亿美元 [7] - 日本农林中央金库与三井物产的合资公司面临高达17.5亿美元的潜在损失 [7] 私募信贷市场结构性问题 - 评级机构伊根-琼斯以20人团队在2024年完成超3000笔私募信贷交易评级,通常在24小时内提供初步评估,报告简略 [8] - 有公司在获得BBB评级后仅六周就开始拖欠利息支付 [8] - 私募信贷市场将信贷从银行资产负债表转移到期限更长的资本结构,但贷款标准是有史以来最弱的 [10] - 实物支付结构的贷款比例更高,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10] - 私人公司财务数据更加隐蔽且缺乏公众和市场监督,加剧了不透明性 [10] 行业专家观点与警示 - 空头查诺斯指出私募信贷市场运作模式与次级抵押贷款如出一辙,通过复杂性掩盖真实风险 [9] - 查诺斯警示在经济、信贷周期逆转时,会出现更多类似First Brands的情况 [9] - 资管机构专家认为高利率环境下,杠杆公司使用非常激进的融资结构,市场存在视觉错觉 [10] - 市场处于"欺诈的黄金时代",大量资金涌入缺乏透明度的私募信贷领域令人担忧 [11]
私募信贷危机再现华尔街?汽车配件商First Brands破产搅动市场
第一财经·2025-10-13 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