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行业市场格局与用户划分 - 短剧的出现重塑了追剧人群的划分,从过去按地域(国产剧、日韩剧、欧美剧)划分转变为按内容时长(长剧和短剧)划分 [1][2] - 长剧观众与短剧观众之间存在明显的群体隔阂,表现为互相瞧不上、互相嫌弃和互相吐槽 [3] 短剧《盛夏芬得拉》的成功破圈 - 该剧播放量突破30亿,成功吸引到非短剧观众,实现了显著的破圈效应 [4] - 该剧获得广泛好评,看短剧的观众反馈“好看,已经几刷了”,不看短剧的观众也认为其“正常”和“还真有点东西” [5] - 该剧的成功关键在于其“正常”的特质,包括摄影美、情感细腻、配乐得当,以及避免了逆袭、扇巴掌等常见短剧套路 [6][7] - 剧中女主角人设清醒,将爱情与婚姻剥离的信念贯穿剧情,男主角人设尊重女性、情绪稳定,符合女性观众对“情感代餐”的想象 [15][16][17] - 该剧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引发持续讨论和清一色好评,主演刘潇旭和郭宇欣成为短剧领域顶流 [20] 长剧《许我耀眼》的内容问题 - 该剧人物和剧情发展出现严重割裂,前期营销的“恶女”人设在后期转变为“娇妻”人设,导致观众吐槽前后半段像两部剧 [9][10][11][12] - 剧情从前期“黑莲花”上位爽剧转变为后期套路偶像剧,人物和剧情均被评价为不“正常” [13][14] 短剧营销模式的挑战与反思 - 短剧与长剧在受众、观看场景、演员演绎方式及制作流程上存在根本差异,属于不同赛道 [23][24][25] - 红果平台为《盛夏芬得拉》策划的直播营销采用了长剧的“售后”模式,未能把握行业和主创团队的边界感 [22][26][27] - 直播形式要求演员在自身身份和剧集角色间切换,导致表演尴尬别扭,引发观众吐槽,可能劝退破圈观众和忠实观众 [28][29][31][32][33][35] - 短剧行业头部厂牌如听花岛已不再采用情侣演员CP捆绑营销,表明行业营销模式已进化,红果的此次营销被视作缺乏分寸感 [39][40] - 此次营销事件被认为是一场消费剧集和演员的闹剧,未能将剧集的破圈效应转化为行业增益 [41]
红果预制营销害了《盛夏芬得拉》
虎嗅·2025-10-13 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