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政策背景 -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在2023年底达到6.32,全年季度平均值为6.27,同比增长22.9%,保持长期向上趋势 [1] -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均强调要"有序推进"和"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将其视为建设金融强国的关键要素 [1] 货币数字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广泛应用,数字人民币在央行数字货币中处于领先地位,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设了"数字化高速公路" [3] -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已于2024年6月进入最小可行化产品阶段,标志着在跨境支付与货币数字化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3] - 央行数字货币通过简化流程、促进资金流与信息流一体化,可提高跨境支付清算效率并显著降低清算成本 [6] - 智能合约技术能优化跨境支付体验,例如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通过流程再造和自动化执行,缩短了贸易融资链条 [8] - 数字人民币采用"可控匿名"方案,实现"小额匿名,大额实名",在提供支付便利性的同时增强了隐私保护 [10] 贸易数字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 贸易数字化通过优化贸易模式、降低贸易成本,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与话语权 [11] - 数字贸易规则"中国模板"的形成与推广,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结算币种选择方面的话语权 [12] - 贸易数字化能降低企业结算成本和时间成本,例如无纸化贸易、电子签名等规则能提高出口报关、退税等环节的效率 [13] - 贸易数字化推动形成以数字贸易平台为核心的数字贸易有机生态系统,为人民币提供更多样的跨境使用场景 [15] - 贸易数字化有助于跨境支付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和数字化监管,从而构建高效便捷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 [16] 金融数字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 数字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改变金融产品服务模式,能提升人民币交易效率并增加其使用频率 [17] - 央行数字货币能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特定政策工具,提高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精准性 [18] - 数字金融技术应用推动我国金融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保障金融交易安全和效率,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储备职能的实现 [18] - 数字普惠金融能为中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多金融资源,缓解融资约束,从而提升我国高科技产品贸易占比 [19] - 数字金融发展通过搭建跨境支付等新型基础设施,能为欠发达国家的人民币使用提供可能,扩大人民币海外使用范围 [19]
宋科: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
搜狐财经·2025-10-13 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