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IPO与市场地位 - 米连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启动IPO进程,拟通过募集资金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布局 [1] - 公司核心产品"伊对"采用"视频相亲+红娘撮合"模式,是国内在线情感社交市场的头部企业 [1][4] - 2025年上半年,"伊对"营收达15亿元人民币,位列国内在线情感社交市场第一,市占率为11.6% [4][5]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在线情感社交市场规模从2020年起以32.8%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2024年市场规模达人民币226亿元,是全球最大的在线情感社交市场 [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在线情感社交平台用户约达280万名 [2]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在线情感社交市场总收入为131亿元人民币,前五大平台合计市占率为38.7% [5] 公司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10.52亿元小幅调整至2023年的10.34亿元后,在2024年实现爆发式增长,达到23.7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29%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9.17亿元,已接近2022年全年水平的两倍 [2] - 公司于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46亿元,并在2025年上半年将净利润进一步提升至2.62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盈利 [3] 业务运营与用户数据 - 公司旗下拥有面向国内市场的"伊对"和"贴贴",以及面向海外市场的"HiFami"、"Chatta"、"Seeta"等产品矩阵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伊对"平台已累计拥有超过18万名主持人用户 [8] - "伊对"平台的用户月均使用时长达到8小时,7日留存率为72.1%,付费用户转化率达12.3%,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8] 收入来源与集中度 - 2025年上半年,"伊对"营收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8.25%,公司营收高度依赖单一产品 [4] - 虚拟物品销售是公司当前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8] - 公司所有海外应用产品在2025年上半年的平均月活跃用户达350万名,平均月付费用户达30万名,付费转化率为7.5% [6] 商业模式与争议 - 公司采用"主持人引导三方互动模式",由主持人引导用户完成社交破冰与互动推进,平台与主持人从用户打赏中获取分成 [8] - 该模式被指存在诱导消费行为,相关投诉量已累计超过2000条,投诉集中在"诱导消费"、"虚假宣传"及"退款难" [10] - 有用户投诉称被诱导消费近14万元,或有高龄老人在几个月内被诱导消费高达27万元 [10] 研发投入与财务状况 - 公司研发费用从2022年的8630万元、2023年的925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3650万元,但研发费用率从2022年的8.2%、2023年的8.9%下降至2024年的5.8% [1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率进一步降至4.3%,低于同行业已上市公司挚文集团(7.39%)、赤子城科技(13.89%)和MATCH(5.28%)的水平 [1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9.81亿元,占总资产的85.43% [7]
米连科技港股IPO:近八成业绩依赖单一产品,商业模式埋下信任″暗雷″
搜狐财经·2025-10-13 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