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标准与政策 - 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发布《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的衔接安排 明确存续期债券适用21版目录 新发行或变更项目适用25版目录 [2] - 目录衔接机制的发布被视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的细化落地 有助于统一标准体系和成熟项目评估框架 释放绿色债券市场更高质量的发展潜力 [2] 绿色债券市场动态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全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存续1,142只 规模达19,250.54亿元 投向绿债1,323只 规模21,864.74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约17%和13% [3] - 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清洁能源、绿色基础设施升级、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 [3] - 2025年贴标绿色债券预计年均减排二氧化碳约1.41亿吨 节能1,506万吨标准煤 节水6,374万吨 生态减排效益显著 [3] - 绿色债券正由清洁能源领域向城市基础设施、产业低碳改造等更广领域延伸 生态与经济协同效益增强 [3] 全国碳市场交易情况 - 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最高价59.30元/吨 最低价57.90元/吨 收盘价较前一周上涨0.45% [4] - 上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221,263吨 总成交额67,860,590.40元 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721,263吨 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500,000吨 [4][5] - 2025年1月1日至10月10日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99,320,065吨 成交额6,865,222,847.22元 [6]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729,588,729吨 累计成交额49,897,949,950.73元 [6] 地方绿色金融创新实践 - 江苏省首单有色行业转型金融银团贷款落地 工商银行泰州分行向格林美(江苏)钴业发放6157万元贷款 引入绩效激励机制 企业根据碳减排绩效可享受利率优惠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碳排放量降低不低于3% [7][8] - 福建省首笔商业保理ESG挂钩贷款落地 厦门国贸集团下属金海峡保理与兴业银行合作 贷款利率与授信主体ESG表现挂钩 以粤港澳大湾区钢铁企业废钢采购应收账款为底层资产 [8] - 天津滨海农商银行落地京津冀首笔“转型金融+碳足迹”双认证贷款 为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发放5000万元贷款 通过碳足迹挂钩利率机制 以产品碳减排成效决定利率优惠 [8][9] - 兴业银行天津分行发放天津市首笔500万元“气候贷” 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将企业气候风险评估结果与贷款利率挂钩 [10]
绿标委发布绿债与绿金目录衔接机制安排|绿色金融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13 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