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导致欧洲粮荒,欧洲将矛盾指向中国:为何不卖粮食?
搜狐财经·2025-10-13 19:01
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供应链的冲击 - 乌克兰作为全球重要谷物出口国,其出口量占全球四分之一,冲突导致黑海港口封锁,出口量直接腰斩[1] - 冲突第一年乌克兰谷物出口减少2700万吨,引发全球小麦价格飙升20%以上[1] - 欧洲国家粮食进口依赖度高达70%以上,断供导致超市缺货与粮价上涨[1] 能源与成本对农业的影响 - 战争推高能源价格,导致化肥和运输成本翻倍,农民生产成本直线上升[3] - 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从战前100多点峰值冲至160,加剧了非洲和中东地区饥饿人口数千万的增长[3] 主要出口国政策变动加剧危机 - 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小麦生产国,突然禁止小麦出口,其出口占全球15%,禁令导致芝加哥期货市场小麦价格再涨10%[5] - 印度后续仅同意每月限量出口225万吨,欧洲每月花费5亿美元抢购,但价格未降反升[5] 地缘政治与物流瓶颈制约供应 - 乌克兰基础设施遭破坏,海运封锁且空运成本极高,一吨粮食运费等同原价[12] - 俄罗斯在六年来首次进口粮食,因收成差与制裁需稳定国内市场,欧洲难以直接采购[12] - 黑海谷物协议签署后首批运粮2700万吨,粮价暂缓,但协议执行不稳定,2023年底再度受阻[13] 冲突的长期影响与市场现状 - 截至2024年,欧洲粮价仍比战前高15%,消费者转向低价食品如土豆,抗议活动持续[15] - 全球食品价格指数维持在120左右,高于战前水平,俄罗斯占领乌克兰20%土地并间歇性封港,供应链依然脆弱[15] - 联合国2025年报告显示53国2.95亿人面临急性饥饿,较前一年增加1370万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