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信用卡App整合与渠道集约化 - 国有大行中国银行宣布逐步关停独立信用卡App“缤纷生活”,并将其功能迁移至手机银行App,标志着行业整合趋势已从股份行、城农商行延伸至国有大行 [1] - 行业背景为信用卡业务缩水及银行业整体降本增效,多家银行如上海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渤海银行等自去年起已先后关停信用卡App [4] - 金融监管政策推动渠道集约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要求金融机构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的移动应用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12] 市场竞争格局与业务分化 - 信用卡类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呈现明显梯队分化,2025年6月TOP20榜单中,6款App月活在1400万人以上,而中国银行“缤纷生活”App月活为154.54万人,排名第13 [5][6] - 从信用卡贷款规模看,国有大行占据优势,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达10,549.48亿元,是唯一破万亿的银行,招商银行以9,244.89亿元位列第二 [7][8] - 截至6月末,六家国有银行信用卡资产余额占行业总额的46.83%,12家股份行占比46.52%,城农商行及农信社合计占比不足8% [8] 信用卡App的功能定位与运营挑战 - 信用卡App核心功能是链接线上与线下消费场景,通过生活服务触达用户,并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形成数字化标签体系,实现“千人千面”的金融服务 [4][9] - 在存量竞争时代,信用卡App从“重获客”转向“重留存”,面临互联网平台(如美团、抖音)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激烈流量竞争,新增流量空间较小 [10] - 月活排名靠前的App多已形成固定消费品牌,如招行“掌上生活”的“周三五折”、交行“买单吧”的“最红星期五”,用户习惯难以被新App改变 [10] 银行运营策略的演变 - 多家银行成立专门运营中心以提升效率,如建设银行在合肥设立平台运营中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也成立了类似机构 [13] - 银行科技条线组织架构精细化,例如兴业银行新设数字运营部,整合远程经营、用户体验等职能,以提升对长尾客户的经营水平 [13] - 行业共识转向基于单个综合App提供“千人千面”的服务,关停缺乏竞争力的独立App是降本增效和优化协同的大势所趋 [13]
首现大行关停独立信用卡App,银行渠道运营集约化加速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13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