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模式演进 - 华为与车企合作存在三大模式:零部件模式(如比亚迪方程豹合作)、HI模式(如一汽红旗合作)和鸿蒙智行模式(如赛力斯问界、奇瑞智界等五界合作)[2] - 东风、广汽等车企探索出介于HI与鸿蒙智行之间的"HI Plus"模式,核心是保留车企品牌主权和销售渠道,华为深度嵌入产品全生命周期[3] - 东风猛士是HI Plus模式的样板,实现品牌基因与华为智能技术的"满血搭载"[3] - 东风奕派与华为的DH项目通过"四个联合"(联合定义、联合开发、联合共创、联合营销)机制实现深度融合,团队共同办公[3] - 广汽与华为成立华望汽车,创建独立高端智能汽车新品牌"启境",华为在产品、营销、财经等关键领域派驻团队驻场,双方合署办公[5][6] - 启境品牌引入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与IPMS(集成产品营销)全流程体系,华为参与深入至产品生命周期每一环节[6] - 阿维塔正与华为携手推进Hi Plus模式,双方联合团队已有近千人入驻阿维塔科技重庆总部[6] 车企合作动态与成果 - 东风汽车参股的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问界品牌,贡献了东风新能源车近一半的销量[4] - 岚图汽车与华为深度合作后,2025年前9个月交付96992辆,同比激增85%,其中全新岚图知音9月销量达3670辆,成为华系纯电车型销量冠军[4] - 东风汽车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目标为100万辆,东风奕派是核心业务板块,DH项目同期启动逾50个相关岗位招聘[5] - 广汽昊铂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智慧旗舰轿车昊铂A800在成都车展首发,搭载华为乾崑智驾与鸿蒙座舱[5] - 广汽"传祺向往S9乾崑"车型9月上市,指导价22.99万元起,实现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等三大核心技术标配[5] - 阿维塔已累计支付115亿元,完成对华为持有引望公司10%股权的投资,为合作注入新动能[7] - 江淮与华为合作的尊界S800于2025年6月批量投产,上市19天大定突破5000台,江淮专门组建超5000人的研发与交付团队[7] - 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覆盖20余家主流车企,合作车型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8] - 岚图汽车已启动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的进程[8] 合作挑战与应对 - 华为"朋友圈"扩大导致合作车企间对技术、渠道等核心资源的争夺浮现,例如奇瑞为优先保障智界项目,暂停了自家星纪元MPV的研发[9] - 华为销售渠道资源有限,部分合作品牌如智界、享界已开始筹建独立销售网络[9] - 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是管理体系与文化的碰撞,奇瑞团队在引入华为IPD流程时面临"革命性"适应压力[10] - 东风与华为通过"联合创新实验室"探索融合,但需将华为敏捷研发体系与央企既有机制结合[10] - 广汽集团同时通过昊铂与华望两个品牌与华为合作,两者均主攻30万级市场,未来面临内部竞争与资源倾斜考验[10] - 东风、长安等央企需在借助华为技术冲击高端的同时,避免品牌形象被"华为化"稀释[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