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65.5亿美元,2024至2030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4% [1] - 研究机构IgnitionResearch预计到2050年可控核聚变行业将成为一个至少万亿级美元的市场,对应超导磁体空间超千亿美元 [10] - 聚变工业协会报告显示过去5年全球聚变行业总投资额从2021年的19亿美元飙升至2025年的97亿美元 [10] 技术突破与项目进展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核心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预计2027年建成全球首个紧凑型聚变能实验平台 [7] -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EAST)创造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的世界纪录 [7] - BEST项目总价值超1亿元的偏滤器靶板等核心部件已启动招标,建设进程稳步推进 [7] 资本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3日,核聚变指数逆势上涨3.44%,41家成分股中39家涨幅为正 [3] - 年初至今已有11家企业股价实现翻倍,指数累计涨幅为66.14% [3] - 概念股龙头合锻智能实现4连板,报收26.16元/股,近10个交易日内有6个涨停板 [3][5] 重点公司业务进展 - 中洲特材高温合金材料独家中标BEST核聚变真空室支撑部件,订单额1.8亿元,BEST项目订单占公司核电收入的四成 [5] - 中洲特材给BEST堆供的第一壁材料耐温突破2000℃,公司核电、新能源、海工领域销售占比23.56%,较2024年度提升4.48% [5] - 合锻智能完成BEST真空室首批重力支撑交付,攻克卡脖子难题,实现聚变堆Inconel718超级螺栓100%自主研制 [5] 政策支持与行业活动 - 2024年工信部等七部门将核聚变列为重点领域,要求打造全链条装备体系 [9] - 2025年4月生态环境部首次将聚变装置纳入统一辐射安全监管体系,9月《原子能法》明确鼓励受控热核聚变技术开发 [9]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将AI助力等离子体预测控制纳入技术路径,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在成都举办 [9] 产业链投资机会 - 机构建议关注设备端核心部件制造商及稀缺性低温系统设备商,包括合锻智能、联创光电、杭氧股份等 [7] - 聚变项目资本开支加速带来上游装备、材料等环节投资机会,西部超导、英杰电气等标的被纳入推荐名单 [7] - 超导材料、精密制造等细分赛道或成为率先兑现业绩的核心领域 [10]
11只核聚变概念股年内翻倍,龙头股4连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