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货币政策跨境传导的 美元渠道
搜狐财经·2025-10-14 00:26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元渠道是货币政策跨境传导的重要补充机制,其作为独立的风险偏好传导渠道,强化了全球金融周期的非对称性与顺周期性,加剧了主要央行政策制定的难度 [1][7][8] 传统货币政策跨境溢出理论的局限性 - 传统理论强调利率差异与贸易竞争力两大渠道,但利率差异渠道难以解释风险偏好主导下的资本流动规模与波动 [3] - 贸易竞争力渠道在美元主导的全球贸易格局中传导效力削弱,因大部分国际商品贸易以美元计价,本币波动难以及时传导至贸易价格 [4] 美元渠道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 - 美元升值独立推高美国企业融资成本,美元每额外升值1%,美国杠杆贷款利差上升6~7个基点,控制欧元区收益率曲线变化后影响幅度扩大至约13.8个基点 [5] - 高风险贷款对美元波动更敏感,美元升值1%导致利差增幅从样本第25分位的7.1个基点增加到第75分位的18.8个基点 [6] - 贷款用途差异体现非对称性,承销贷款(如并购和杠杆收购融资)利差上升幅度高达22个基点,而再融资贷款反应不到9个基点 [6] 美元渠道对全球金融周期与政策的影响 - 美元渠道削弱美联储政策自主性,其他主要央行决策通过美元汇率间接传导至美国金融市场 [7] - 美元作为全球风险锚,其波动在风险情绪与融资条件间形成自我强化循环,放大金融体系顺周期性 [7] - 美元走强推高全球融资成本并收缩风险情绪,美元走弱则改善融资环境但可能引发输入型通胀和资产泡沫等新不平衡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