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国100大企业名单概述 - 该名单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自2011年起每年发布,代表了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成就 [1] - 分析这些企业有助于总结成功案例和发展模式,为其他“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学习标杆 [1] - 名单中的企业被分为六大类别:技术制造、资源生产、基础建设、服务业、物流和综合控股类企业 [1] 技术制造类企业 - 在名单中数量最多,占三分之一强,是最大的类别 [2] - 出海主要目的是获得更大市场,依靠产品技术性能和售后服务占据优势 [2] - 以民营企业为主,代表企业包括华为、联想、海尔、TCL、美的等 [2] - 近两年光伏和新能源企业成为国际化新势力,如阳光电源、晶科能源等新上榜 [2] - 疫情后车企出海声量大增,吉利和小鹏先后上榜,奇瑞汽车于2024年新上榜 [2] - 国企在该类别中以重型机械装备和动力制造为主,如中国兵器、潍柴动力、上海电气、中联重科、中车和徐工等 [2] - 产品标准化属性高,海外市场空间巨大,市场策略和进入方式灵活多样,包括直销、跨国并购、本地生产销售等 [2] 资源生产类企业 - 在名单中数量也占三分之一强,略少于技术制造类 [3] - 出海动机是获取能源和矿产资源,以大型国企为主,民营企业仅个位数 [3] - 除常见的石油、电力、钢铁、有色金属企业外,还包括中粮和光明两家粮农国企 [3] - 海外业务布局受资源所在地限制,目的地选择特定,业务呈点状分布,但单个项目投资体量大 [3] - 运营决策相对独立,难以在内部实现高度全球一体化运营 [3] 基础建设类企业 - 在名单中占十分之一强,包括交通运输建设、电力工程、石油化工和城市建筑等企业 [3] - 均为国有企业,其国际化模式是跟随项目“走出去” [3] - 为技术制造和资源生产类中国出海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支持,是其国际化生态伙伴 [3] 服务业企业 - 在名单中数量不足十分之一,可分为传统服务类和新兴互联网类 [3] - 传统服务类企业仅有四家,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和中国东方航空,均为国企 [4] - 传统服务类企业国际化驱动力是市场,但海外拓展有限,例如除中国移动布局香港和巴基斯坦外,其余两家运营商境外基本无电信网络运营业务 [4] - 互联网服务业产品具备内在全球化属性,但2023年前名单中仅腾讯一家 [4] - 2024年蚂蚁科技和滴滴上榜,2025年阿里巴巴上榜,互联网企业正成为出海“新势力” [4] - 互联网企业倾向于以跨国并购和股权投资为主要路径,但海外收入不到其海外资产的10% [5] 物流与综合控股类企业 - 国际物流类有两家企业:中国远洋海运和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均为国企 [5] - 它们是“天生国际化”企业,支撑中国供应全球市场 [5] - 中国远洋海运在名单中排名高居前十,业务涵盖航运、物流、装备制造及港口运营(如秘鲁钱凯港) [5] - 综合控股类企业在名单中的排名不稳定,与企业新增或减少海外控股公司有关 [5] 总体形象与趋势 - 中国跨国企业集体塑造的国家形象是供应世界的制造业大国和基建高手 [5] - 传统服务业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弱项,但新兴互联网服务业正在迅速赶上 [5]
【企业风景】 透视“中国跨国100大”:制造和基建领风骚
证券时报·2025-10-14 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