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实探吉林商品粮基地:黑土粮仓 秋收正酣
证券时报·2025-10-14 05:02

吉林省粮食生产核心地位 - 吉林省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调出率超过60%,全国每10斤商品粮中有1斤来自吉林[1] - 粮食总产量已连续4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2025年预期目标为880亿斤以上[1] - 在2024年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获“优秀”等次,粮食总产量853.2亿斤,居全国第4位[7] 2024-2025年粮食生产具体数据 - 2024年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8780.7万亩,同比增加42.3万亩,增量排全国第2位,增幅居粮食主产省第1位,实现面积19连增[7] - 2024年粮食单产达971.7斤/亩,同比提高13.5斤,稳居粮食主产省第1位[7] - 2024年粮食总产853.2亿斤,同比增加15.9亿斤,首次跨上850亿斤台阶[7] - 梨树县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预计373万亩,比2024年增加0.84万亩,粮食产量预计44亿斤,比上年增加0.73亿斤[3] 具体案例产量与增长 - 四平市梨树县凤凰山合作社2024年玉米产量约2.8万斤/公顷,2025年预计超过3万斤/公顷,同比增加1000斤/公顷[2] - 大安市硅谷农业公司2024年水稻亩产500公斤以上,2025年预计突破550公斤,收成好于2024年[3] - 梨树县现有耕地393.9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占比常年超90%,玉米产量占粮食产量94%以上[2] 农业科技与现代化手段 - 通过玉米增密度提单产、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一喷多促等科学方法提升产量[3] - 利用农田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农机作业远程监测系统实现农事操作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3] - 吉林省加快智慧农机研发推广,智能免耕播种机等新型机具研发取得进展,4个项目进入熟化定型阶段[6] - 2025年目标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7%[7] 种子与育种创新 - 种子是农业生产核心要素,合作社选用不断改良的国产玉米种子以适应当地条件[5] - 吉林省依托长春国家农高区等平台建设寒地育种中心,打造6个省级育种创新平台,培育高产耐密宜机收玉米等突破性品种[5] 高标准农田与盐碱地改造 - 吉林省2025年预期目标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7] - 凤凰山合作社建设300公顷高标准示范田和10公顷单产提升高产示范田[2] - 硅谷农业通过有机硅功能肥改良盐碱地,5年内使5万亩稻田达到高产田标准[3][5] - 大安市累计实施盐碱地整治项目27个,可新增耕地19.57万亩,年增粮食产能2.35亿斤[8] - 白城市有可开发为耕地的盐碱地等未利用地347万亩,是吉林省增产200亿斤粮食的主体功能区[8] 长期产能提升工程 - 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工程,确保到2035年粮食产能跨上千亿斤台阶[8] - 增产的200亿斤粮食全部作为商品粮,按全国每天口粮需求70万吨计算,可供全国居民食用半个月[8] - 计划到2035年通过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实现新增耕地365万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