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的硬件战略与产品规划 - OpenAI正研发多款硬件产品,已构思出15到20个极具吸引力的产品方案[3] - 公司连续挖角苹果硬件设计团队,大量招募用户界面、可穿戴设备、摄像头和音讯工程等领域的工程师和设计师[3] - 计划推出1亿台与前苹果设计师乔尼·艾夫联合设计的设备,并将其称为人工智能伴侣[3] - 产品核心设计理念包括无屏幕,依靠摄像头、麦克风和扬声器与用户互动,甚至可能配备多个摄像头[4] - 设备无需唤醒词,始终处于开启状态,通过持续收集音频和视觉线索构建记忆[4] - 2026年底可能是该产品的发布窗口,但部分设备的研发工作已因技术问题受阻[5] 硅谷AI硬件市场动态与趋势 - 美国元宇宙公司(Meta)自2023年以来,其人工智能眼镜已售出约200万副,近期还宣布将推出多款新型号[4] - 市场上存在众多更独特或细分领域的产品,例如Friend项链以及带有人工智能功能的毛绒宠物玩具[4] - 将产品生产落地的难度已超过了美国制造业企业可以掌控的范围[5] - 发展大模型的企业有望纷纷下场亲自制造智能设备,希望在不依赖智能手机的情况下实现新时代的AI交互[5] 中国企业在AI硬件供应链中的角色演变 - OpenAI已与立讯精密等苹果公司供应商签署协议,计划在未来打造一款消费级设备,涉及智能眼镜、智能录音设备和其他可穿戴装置[6] - 立讯精密已获得至少一款OpenAI设备的组装合同[6] - OpenAI正和参与组装苹果AirPods、HomePods和AppleWatch的歌尔股份接洽,希望为其未来产品供应扬声器模块等组件[6] - 过去中国制造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组装环节,美国企业掌握研发设计和品牌服务两端[8] - 如今美企更看重良品率和技术的同步性,而非早期的成本优势[8] - 中美双方的科研机构和企业正在同步开展碳化硅光波导技术等关键领域的攻关,展现出对等合作态势[8] 中国智能硬件产业的技术能力与战略定位 - 中国企业在智能消费电子产品,尤其是涉及AI硬件制造、研发和品牌服务方面已形成闭环,仅部分AI服务仍需对接美国大模型[9] - 中国企业凭借完整的智能硬件产业链,在承接全球订单的同时,正逐步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9] - 中国智能制造企业未来可以重点突破光学器件、AI芯片等核心环节,探索中美技术双轨适配的可能性[9] - 中国在生产过程环节的工艺、成本以及生产出货稳定性等方面,都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很难替代的[11] - 要充分发挥中国在生产过程环节的优势,提升在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中间环节的占比[12] - 利用自身二次研发方面的优势,更好实现AI技术落地,聚焦市场需求痛点,找到AI技术对消费电子产业的真正全面赋能[13] AI硬件产业的发展方向与中美合作前景 - 未来AI硬件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AI和AI+两个方面,+AI是在原有电子产品上融合AI技术,AI+是根据AI技术特性进行电子终端产品创新[12] - OpenAI加速硬件布局标志着AI产业进入软硬件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未来AI能力的释放不仅依赖云端算力,更需要专用硬件载体[9] - 硅谷的AI创新若要转化为大众市场产品,短期内仍需依赖中国产业链的效率与稳定性[11] - 通过保持技术开放与产业协作,中美双方有望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惠及全球[9]
财经观察:硅谷巨头瞄准AI硬件,对中企意味着什么?
环球时报·2025-10-14 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