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向旅游”成假日经济“新图景”
中国青年报·2025-10-14 07:14

县域及小众目的地旅游消费增长 - 今年国庆假期大城市周边县域目的地预订单量同比增长51% [1] - 广西靖西、广东普宁、内蒙古额尔古纳、云南腾冲、安徽泾县等目的地旅游消费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0% [1][9] - 全国超过30个区县级目的地的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100% [2] - 乌恰县所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文旅增速达114% [3] 热门小众目的地及活动 - 湖北恩施包车游订单量同比增长3倍,山西运城包车游订单量同比增长57%,景德镇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近40% [3] - “早市附近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涨70%,吉林集安早市、沈阳小河沿早市等成热门搜索目的地 [4] - 配备了电梯或索道的景区如莽山五指峰、宁波象山灵岩,国庆中秋假期门票订单同比增幅在20%至100%不等 [6] 游客行为与偏好转变 - 近半数受访者认为小城的“高性价比”精准踩中需求,“2001-5000元”是“十一”假期小城旅行预算的主流选择 [4] - 43.6%的受访者会专门为“烟火气”去一座小城 [4] - 超八成用户对小城旅行给出正面评价,64.7%的人表示“符合心理预期,值得推荐”,23.7%的人直言“超惊喜,比预期好太多” [7] - 82.2%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未来一年有小城旅行计划 [7] 错峰出行趋势与成本效益 - 超三成上班族选择拼假错峰,出游高峰预计从9月27日持续至10月12日 [7] - 9月25日至30日,国内多地酒店花费可省20%;10月3日至4日,国内机票单程均价较前两日便宜超30% [7] - 10月9日至10日,上海-重庆、西安-呼和浩特等多条航线较假期降价超五成,石家庄、武汉、西安的错峰出游订单分别同比增长100%、68%和40% [7] 行业观察与市场影响 - 旅游消费选择正体现“为情绪买单、为体验付费”的价值认同,从观光转向沉浸,从规划路线转向表达情绪 [6] - “反向旅游”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拼假”的需求,部分上班族通过拼假可形成长达16天的假期 [7] - “反向旅游”被视为传统热门目的地旅游市场繁荣的“外溢”,流量从“干流”向“支流”扩散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