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长制为抓手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江苏“护水”记
新华日报·2025-10-14 07:22
制度创新与治理体系 - 河长制发轫于江苏,2007年无锡在太湖蓝藻事件后率先实行,2017年和2018年分别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在全国率先构建起省市县乡河湖长组织体系 [2] - 江苏创新“六个一”工作法,实现省界河湖“无缝共治”,形成“党政主导、水利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 [2] - 治理模式推动河湖从“没人管”到“专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转变,并自2017年起连续开展生态河湖行动、碧水保卫战、幸福河湖建设行动及河湖保护专项行动 [3] 系统治理与生态修复 - 江苏治水思路实现从“单一治水”到“全域生态”的蜕变,幸福河湖建设是涉及防洪保安、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修复、水文化传承的系统工程 [3][4] - 在长江沿线落实大保护战略,严格管控岸线资源,推进生态修复,开展十年禁渔 [5] - 在太湖启动新一轮4000余万立方米生态清淤,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科学引江济太,水生态持续好转 [5] - “十四五”以来持续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将其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累计建成幸福河湖3611条(段)、农村生态河道4.14万千米 [5] 经济发展与生态协同 - 幸福河湖建设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紧密结合,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6] - 以常州武进区永安河为例,生态改善吸引理想汽车等企业落户,配套新能源产业园集聚上下游企业 [6] - 宿迁累计投入超百亿元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工程,完成湿地修复2351公顷、河道岸堤整治184公里,以生态旅游撬动绿色经济 [6] - 连云港石梁河水库通过生态修复催生文旅融合新生机,自2022年起成功举办马拉松、自行车赛等系列活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