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短剧市场爆发与表现 - AI短剧《奶团太后宫心计》累计播放量高达2.1亿,首集点赞8.3万,成绩超越不少真人实拍短剧 [1]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505亿元,预计2025年可涨至634.3亿元 [4] - 2024年全球短剧应用共431款,收入前50名占据98.45%份额,其中41款来自中国出海产品 [4] 短剧出海市场验证与规模 - 2024年上半年海外短剧总流水已突破23亿美元(约158亿元),预计全年将达40亿美元 [4] - 未来全球海外月度短剧用户可达2亿–3亿,潜力巨大 [4] - 美国市场贡献中国出海短剧收入过半,北美单次下载均可产生约4.7美元收入 [5] 区域市场表现 - 东南亚市场因人口红利和文化相近,“甜宠”、“虐恋”等题材颇受欢迎 [6] - 中东地区短剧用户超过1.2亿,TikTok在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拥有4800万月活用户 [6] - 海外播客显示,2%的“爆款剧”创造了79%的收入,当地用户愿意为短剧付费 [6] 公司出海案例与财务表现 - 掌阅科技旗下短剧平台iDrama上线后用户增至近20万,涉足美国、韩国、印尼、马来西亚、印度等市场 [6] - 九州文化在东南亚累积约1.2亿下载、600万DAU [7] - 昆仑万维的海外短剧平台Dramawave月流水近1000万美元,2024年海外社交和短剧业务收入达12.5亿元 [7] 投资回报与业务增长 - 海外短剧首日广告ROI达0.8以上,20天内即可收回成本 [9] - 掌阅科技2024年短剧业务收入为7.76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该业务继续高速增长,已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 [9] 视频生成技术Sora 2的突破 - Sora 2可生成时长达10秒、接近4K细节的短视频,画面更加锐利,帧与帧之间延续性更好 [10] - Sora 2在语音与口型上实现同步生成,人物说话时唇动与生成语音仅相差3帧,并支持多种语言的对话生成 [10] - Sora 2可解析复杂的多阶段提示词并保持叙事一致,允许指定相机角度、色彩风格、镜头运动等要求 [11] AI短剧制作流程的降本增效 - 熟练使用巨日禄AI后,一个人一天即可产出1–2分钟的分镜素材,每分钟成本不足700元人民币 [12] - 传统真人短剧制作动辄上百人、多地拍摄,成本动辄数十万至几百万人民币,AI制作成本可能只及传统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12] - 使用巨日禄AI生成真人短剧时,每分钟成本大约1000元左右,而传统真人短剧每分钟动辄数万成本 [13] AI漫剧的兴起与市场规模 - 2025年被行业普遍视为“AI漫剧元年”,漫剧观看人次已突破20亿,付费规模达2600万元 [13] - 国内漫剧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底突破100亿元 [13] - 2025年上半年,漫剧供给量以83%的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容,累计上线3000部,环比增长603% [16] 中国团队出海策略升级 - 早期出海多靠“翻译输出”,现在更多玩家开始布局本土化生产,根据目标市场偏好进行内容调研 [17] - 企业利用自研创作大模型生成多语种长篇剧本,并借助AI驱动的精准推荐引擎提高优质内容曝光率65% [17] - 分发渠道日趋多元,包括中国出海的自有短剧APP以及TikTok、Facebook等社交媒体进行嵌入式发行 [17] 工业化运营与定制化 - 公司建立发行中台,统一运营全球多个应用,集中管理多语言字幕、付费系统、营销素材等 [18] - 团队定制化AI模型和角色形象,例如针对日本市场使用符合日漫风格的渲染模型,对印尼市场增强宗教题材敏感性的剧本审查 [18] 行业创作模式变革 - AI创作链中,“导演”的角色被隐匿在算法背后,剧本更多由模型训练数据和提示词决定 [20] - 成本限制大大降低后,剧情和场景的多样性会提升,虚拟演员如Tilly Norwood等开始在社交平台上活跃 [20]
短剧出海在AI时代等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