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民养老保险拟再次增资 专业养老险公司迈向规模化发展期
中国经营报·2025-10-14 11:40

行业增资趋势 - 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增资扩股动作频繁,2024年以来10家已开业公司中已有4家合计披露了6轮增资扩股计划 [1] - 行业增资是应对政策窗口、监管要求与市场竞争的结构性必然选择,旨在抓住养老金融从“制度建设期”迈向“规模化发展期”的关键节点机遇 [1] - 增资的迫切性主要源于养老金融体系进入战略上升期、业务长期负债特征对资本要求更高、监管强化“长期投资+稳健经营”考核,以及市场竞争格局加速分化 [3][4] 国民养老保险增资案例 - 国民养老保险计划发行不超过4.71亿股,征集不超过5家投资方,旨在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主业发展 [1][2] - 本次增资若成功实施,公司注册资本将重回国内养老保险公司第一的位置,目前其注册资本为113.78亿元,位列行业第二 [1][2] - 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590%和603%,风险综合评级为AAA,增资更可能是为未来业务快速发展做准备 [2] 其他公司增资案例 - 恒安标准养老保险于2024年3月获批复增加注册资本,由2亿元变更为4亿元 [3] - 太平养老保险于2024年5月宣布引入外资股东比利时富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后者拟增资10.75亿元,持股约10% [3] - 泰康养老保险在2024年4月和2024年6月分别宣布增资20亿元,注册资本将由70亿元增至110亿元 [3] 增资驱动因素 - 老龄化深入及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政策加码推动商业养老险需求激增,增资是险企承接政策红利、抢占市场份额的基础条件 [4] - 低利率环境下,养老资金需通过养老地产、股权、REITs等多元化投资提升收益,这类投资对资本消耗较大,需补充资本金 [4] - 资本实力不仅反映公司抗风险能力,也成为其进入下一阶段业务资质审核与市场竞争的“入场券” [3][4] 增资模式分析 - 增资模式主要包括由原股东增资和引入新股东/战略投资者两种 [5] - 原股东增资模式可保持股权结构集中,提高决策效率,有利于战略连续性和长期规划,但资本来源受限于现有股东 [6][7] - 引入新股东模式可获得充足资本,并引入国际经验、投资理念及业务协同资源,但可能导致股权分散,决策变慢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