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意大利影视中的法西斯主义:“世纪之子”还是“不良诗人”?
新浪财经·2025-10-14 12:53

乔瓦尼·秦梯利的历史定位与争议 - 1922年被墨索里尼任命为公共教育部长,象征意大利传统精英与法西斯合作[1] - 1923年加入国家法西斯党,但其思想与墨索里尼法西斯主义属不同维度[1] - 1944年被游击队枪杀,其理论工作将墨索里尼式法西斯主义改造为文化[1] - 安葬于佛罗伦萨圣十字圣殿但墓地不对外开放,碑文称其为哲学家与教育家却回避法西斯理论家身份[2][4] 法西斯主义在当代影视作品中的表现 - 2024年电视剧《墨索里尼:世纪之子》由乔·赖特执导,定位为"有毒男性气概"剧集,强调未来主义美学[18] - 剧中暴力场景直白,伊塔洛·巴尔博形象被重构为法西斯"花样暴力"集大成者[20][22] - 2025年电影《邓南遮占领阜姆自由邦》获鹿特丹电影节老虎奖,通过复现历史探讨法西斯记忆建构[10] - 2006年喜剧《法西斯上火星》以伪纪录片形式讽刺法西斯理念荒诞性,引用"人从未真正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事物"[29][33] 邓南遮的阜姆行动与历史记忆 - 1919年率军占领阜姆建立自由邦,试图打造"最意大利的城市"[7] - 2025年电影展现意大利与克罗地亚对同一事件对立记忆,意大利立沉思状雕像而克罗地亚建民族解放纪念碑[13][15] - 2021年电影《不良诗人》塑造衰老邓南遮形象,揭示其被法西斯宣传体系囚禁的困境[43][45] 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根源与哲学争论 - 秦梯利将"真历史"建筑于集体意识觉醒,与克罗齐自由主义史观形成对立[49][52] - 德尔·诺切将秦梯利哲学提炼为"告别理念世界、回归内在性的唯心主义"[34] - 当代影视拒绝仅通过战争叙事讨论法西斯,转而深入其记忆、美学与哲学根基[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