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恒生物冲刺“A+H”两地上市:国际化布局加速、业绩波动面临挑战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依托生物制造技术,开展生物基产品的研发、规模化生产和商业化,是全球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实现商业化应用产品最全面的企业之一 [1] - 公司是全球首家实现系列氨基酸(包括L-丙氨酸及L-缬氨酸)厌氧发酵法产业化的企业,以2024年收入衡量,其L-丙氨酸及L-缬氨酸市场份额分别位居全球第一 [1] - 公司产品线包括氨基酸系列、维生素系列及其他生物基产品,并与超过85个国家的768个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1] 财务表现分析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14.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21.78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14.89亿元 [2] - 公司利润从2022年的人民币3.1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4.47亿元后,于2024年下降至人民币1.85亿元,2025年上半年利润为人民币1.09亿元 [2] - 公司毛利率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为38.7%和40.4%,但在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显著下降至24.8%和23.5% [2] - 净利润下滑主要系缬氨酸产品产销量增加但市场销售价格明显下降所致 [2] 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已于2021年4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此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华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1][2] - 公司科创板股价在2023年至2024年5月间维持高位,市值一度超过人民币220亿元,但此后股价急转直下,截至2025年10月14日收盘报34.01元/股,市值约人民币85亿元,较峰值大幅下跌 [2] - 赴港IPO被视为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若成功将为全球扩张提供资金支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