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公司理财投资“降温”,三季度配置规模环比降四成至1810亿元,多家公司利用闲钱“炒股”
新浪财经·2025-10-14 18:29

上市公司理财配置规模变化 - 三季度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总金额为1810.81亿元,较二季度的3276.52亿元环比缩减1465.71亿元,降幅达44.7% [1][2] - 结构性存款配置规模从二季度的2030.28亿元下降至1007.25亿元,单季度减少1023.03亿元,降幅高达50.4%,但仍保持55.6%的主导地位 [1][2] - 信托产品和基金专户认购金额降幅分别达到59.4%和62% [1][3] - 证券公司和银行理财产品降幅相对较小,分别为22.5%和19.9%,配置规模分别从194.25亿元降至150.48亿元、从327.25亿元降至262.17亿元 [1][3] 理财配置降温原因分析 - 监管部门鼓励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增持回购提振投资者信心,或聚焦主业扩大生产,影响其理财购买行为 [3] - 上市公司面临营收增长放缓与成本上升双重压力,更倾向持有现金储备以应对潜在运营需求 [3] - 金融资产收益率整体回落、存款利率走低及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剧,导致市场高收益、低波动产品供给稀缺 [3] - 结构性存款收益率因存款利率持续走低而降低,同时银行自身也在控制其规模导致供给降低 [2] 上市公司资金转向证券投资 - 与理财配置降温形成对比,三季度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利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的公告 [1][4] - 易点天下将证券投资额度从1亿元增加至5亿元,和顺石油拟使用不超过2亿元进行证券投资 [4][5] - 星海电子拟使用不超过2000万元进行委托理财及证券投资,德联集团、利欧股份、溢多利等公司也公布了类似计划 [4][5] - 资金转向原因包括股市好于债市成为主流观点、债券静态收益率降至历史低位、A股三季度大幅放量冲高及行业轮动扩大赚钱效应 [5] 证券投资趋势中的例外与风险关注 - 有上市公司终止开展证券投资,如江苏国泰终止使用15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设立子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主要基于聚焦主业、谨慎投资、提高投资者分红回报的考虑 [5] - 业内分析指出,投资二级市场的资金占企业闲散资金的比重不宜太大,以免炒股亏损影响主业,导致脱实向虚倾向及损害股民权益 [6] - 证券投资收益普遍具有不可预测、不可持续的特征,容易导致企业的估值受到影响 [6]